第五百十三章 青龙会之秘

墨观澜还有些懵,不知道刚刚杨清源的话什么意思,但还是继续说道,“那个三龙首应该不是天人、蓬莱、玉虚三家嫡脉的。其武功反而有点太平道黄天心诀的意思!”

黄天心诀,乃昔日太平道主,大贤良师所创绝技。

太平道与一般的道家门派不同,他们一直追求的是推翻朝廷,建立一个以道为尊的道国。

每逢乱世,他们都会跳出来兴风作浪。

当年太祖的对手陈汉,就曾经得到了太平道的支持。

不过最终还是在逐鹿天下时败给了太祖。

“不知此人武功如何?!”

墨观澜开口道,“当日他变现出来的武功,可能还要略高于今日之你,不过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略高于我?!”

杨清源有些难以置信。

到不是他自负,只是如今,他以先天无极功御使万剑归宗和先天破体无形剑气两大绝学,剑气锋芒,挡者披靡。

融合百家轻功身法自创的《登天阶》堪称天下一绝,再加上万剑朝宗的剑意,这样的配置,堪称洞玄境中的顶配了。

就在杨清源怀疑之际,墨观澜解释道。

“我其实已经是在尽力高估你了!跟我动手的时候,三龙首可能已经摸到了法天象地境的边界。你的剑意虽然厉害,但是比起他的道境,还是略显稚嫩!”

“若是如此,我便知道这三龙首是谁了!”

墨观澜隐居避世,对于江湖掌故、消息情报,自然不像杨清源这般了如指掌。

“这三龙首是何人?!”

“太平道主,自称天师的‘孙恩’!”

“天师”这个称号,一向是由龙虎山一脉相传。

后汉年间,张道陵著作道书24篇,收徒设教,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也就是如今大周的天师府。

“天师”此号一直在张家嫡脉的龙虎山中传承,即便是道门如今已经以道尊为首,“天师”之号依旧地位尊崇。

孙恩敢自号“天师”,也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此人上呈第一任太平道主,大贤良师的黄天心诀,删繁就简,革旧鼎新,创出了黄天大法。

这黄天大法,虽然神妙,但说到底确实就是在炼气的同时炼心。

初层炼心,是炼未纯之心,屏情去妄,心照于空。

二层炼入定之心,炼心合气,氤氤氲氲,神功初奠。

三层炼心,是名天地之心,一阳来复,炼心进气,玄关窍成。

四层炼退藏之心,玄关乍现,得元功成。

五层炼筑基之心,取坎填离,积金入腹,结丹累气。

六层炼了性之心,玉液还丹,血自化为白膏,意自凝作赤土。

七层炼已明之性,以有投无,以实灌虚。虎向水中生,龙从火里出,龙虎相搏,猛烹极炼,全身灵窍皆开。以先天制后天,性命合而为一,成大还丹功法,七返九还,至此存神明性,道心永不动摇。

八层炼己复之心,心定存神而通明,要使身中真元,尽化为神,身中之神,能遨游于外,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出神入定,不为物境所迷,炼心成神。

杨清源对于黄天大法还是很了解的。

至于为什么了解,因为当日孙恩的黄天大法练至第七层之时,曾经上武当挑战张老道,欲夺这道尊之位。

可惜了,毫无悬念地败于张三丰之手。

虽然败了,但张三丰对其天赋和自创的黄天大法亦是称赞不已。

墨观澜补充了一句,“十年过去,以三龙首的天赋,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天地之变,三龙首此时多半已经是法天象地境了!”

杨清源确认道,“若三龙首真的是孙恩,法天象地境,我也不会感到奇怪!”

当日的墨观澜如果能从两个杨清源级别的洞玄境以及公子羽手下全身而退,那八成当时便已经是法天象地的高手了。

墨观澜身为原弈剑听雨阁主,一身剑道修为,甚至还在剑诗十三柄名剑中大部分人之上,但杨清源的灵觉却丝毫感受不到他身上的剑意,反而尽是道门庄周一脉的逍遥之意。

面对杨清源探询的目光,墨观澜也没有生气,反而继续说道,“至于那六龙首和七龙首,更是神秘,我只知那六龙首血气充盈,七龙首身上则一直有一股郁气,其他便无从得知了!!不过按照公子羽当时招人的眼光,六龙首和七龙首即便不是法天象地境,也该是洞玄境中的佼佼者!”

……

墨观澜这一讲便是两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