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别看他们都是农场的工人,只要在农场里面,多好的条件或许谈不上,但简单的吃饱,甚至每顿剩下一口吃食去接济家里,总还是可以的。但话又说回来了,一个人再省,那又能省多少呢?

谁家还没三五个穷亲戚啊!

一听有免费的食物,大家就在底下喊,“建水肿院,我们要建水肿院!”

顾国亮在上面压了好几次,才算把各种声音给暂时的压了下去,“建,当然要建!只不过……”

只不过全国各地要建立的水肿院太多,需要的医生人手也是一大批。所以就导致要想快速的,把这个水肿院全部建立起来,离不开各地区的互助和支持。

他们这里是农场,里面最多的是什么?

是粮食,是蔬菜!

即便是今年收成不好,可十几万亩的总面积摆在这里呢!

按照指示,g省这边的水肿院里,有一大部分的粮食,将要从他们这十二个分区的农场调拨走。

于是,一大批的粮食很快被抽调走。一个又一个的公社水肿院被建立了起来。每天院里,都要接待上好多的水肿病人。

在水肿院里,那些水肿病人们,早上喝的是稀粥,中午和晚上除了粥,还能分到一个粗粮馒头。虽然说分的食物其实并不多,想要吃饱是不可能的了,但却可能保证人不再被饿死。

打水肿院建立起来后,苏南就再也没听人说,哪个村子又有人被饿死了。

可农场调拨出去一大批的粮食,到了年底的时候,划分给每一个分区的任务,却没有相应的减少太多。

而这个时候,苏南提议的,补种红薯,南瓜以及冬瓜这三样,发挥巨大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