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〇六章 揭开面纱

心中确定要做一番动作的周泰,随着脑海中的计划越来越完善,发现计划中的一些情况是有危险性的,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他知道需要一些野修来顶在自己的前面。

任何一个团队,哪怕是强迫付出的那种也要进行筛选,要不然抓到的野修不听话还总想着拼命报复一下,只会多出一些麻烦,平时的时候问题不大,但在关键的时候就会是隐患,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教育,就只能进行初步的筛选。

掌握着别人的生死之时,对方怕死就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修士只要有弱点就能够发挥出其价值。

不听话就死,是很简单,但将心比心,周泰觉得如果自己被俘,可以妥协但绝不会下跪,觉得只给一条路不是很好的选择,所以他给了最先选择的两名团队成员两个选择,都是侮辱性的,结果还算不错,两人都屈服了。

但一些时候只是用暴力手段让人听话是不够的,外加一些利诱能让对方更听话,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的时候,就会多考虑一下。

练气期的修士对于周泰来说,带着他们赶路完全是拖油瓶一样的存在,所以设下禁制之后,用能隔绝灵识的材料做成布袋直接装起来,扔到了灵宝空间之中。

之后几天,又抓了几个野修,用同样的方式扔到了灵宝空间之中,有野修不屈服,两条路都不选,也只好杀人灭口,然后把对方灰飞烟灭。

说过两条路选一个可活,对方都不选的情况下,不可能吞回自己的话去成全对方事后的洋洋得意,如果以后相见,强弱互换,不认为今日放了对方会有什么好结果,虽然这种可能无限低,但周泰不喜欢给自己留下隐患,在搜魂得到的记忆中,这种留下后患,最终被反杀的事件,在修仙界真的是家常便饭一样。

如果没有搜魂得到的那些记忆,按周泰之前的性格,不听话的野修,罪不至死。但修仙者大多心高气傲之辈,有很多真的是睚眦必报,在修仙界的历史中一句口角之争灭人满门者如过江之卿一样。

因为很小的一件事,起了争端,有的修士一时心软与任性,就换来了灭门之祸。

在实力为上的修仙界,没有道德与律法,行事准则都是随心,在天地大变之前,散修四处游走,从不会轻易透露自己的家族所在,而一些散修不是喜欢游历,而是有了麻烦之后,往往选择一走了之。

得到的记忆中见惯了生死,所以这样做之后,并没有什么心里负担。如果按照这种行事准则,最后完事的时候,把这些野修都灭掉才是最佳的选择,但对于那些得到的记忆,周泰只是作为参考,并不会完全受其影响,与其都杀了,改变些计划,最后转移一部分风险也是可以的。

总共抓了八个野修之后,周泰沿着凡间界与修仙大世界相交的那些地方寻找,最后选定了一处距离多家宗门相对处于中心位置的地点,在这里观察了几日,没发现什么异常之后,周泰把那些阵法石板上的材料都拿了下来,开始在地面之下布置阵基,阵法不能马上就立起来,只能先完成能隐藏的那部分。

要抓一些宗门的筑基期修士当饵的,如果先抓,再设置阵法,那样宗门的筑基期修士留在自己手中的时间太长,出现意外的可能太大,但也不能先设立阵法,立下大阵之后,短时间内可以,但时间一长必然被发现,只能选择这种折中的方案。

要抓宗门的筑基期修士,周围的这些宗门一个都不能少,虽然有灵宝级测灵盘辅助,但想要短时间抓到也并不是容易的,在宗门的控制范围之外还好说,筑基期的修士周泰随手就抓了,但有的宗门修士虽然出了宗门,但停留在宗门控制范围之内,这种就不好说了,进入其中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正好有宗门修士用大阵监察附近情况,发现自己宗门弟子瞬间消失,一旦利用宗门大阵查找原因,就容易让周泰处于危机之中。

其中两次是利用练气期野修从宗门之内引出来的,还有一次,对方警觉,并没有跟出来。

不计真元消耗的瞬移赶路,然后用灵宝空间内的灵气快速恢复,就是这样,也是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抓到所属六个宗门的八名筑基期修士,最好是抓八家宗门或是八家宗门以上才是最好的,但那样的话,时间就会更加长久,心中的紧迫感,让周泰放弃了继续抓捕的想法,想要的越多,面对的风险就会越大,而且是不成比例的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