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页

初音这么干,整个江湖都服气。

……

两人随性地在会客室里坐定,女仆上了咖啡,然后就静静地离开,只留下正主谈事儿。

“说说吧,目前你们做到了什么程度。”费莉萝不卑不亢地端着咖啡杯,用尽量不羞辱对方的语气问道。

“2009年的指标,就是拿不到,要占用10年的指标。而且元旦假期没人上班,批文弄完,最快要1月4号上映。”迪米特里奥斯一边说一边苦笑,他也不准备在细节上隐瞒。

既然是第一次上门求合作,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还真不赖,我们老板很愿意生日的时候去看《阿凡达》的。”

“嘿!费小姐,我们能不开玩笑么。连续错过圣诞节档期,和元旦3天小长假,选在一个周一首映——这么多利空消息,你还觉得有趣么?而且美国这边定在下下周三就要首映了,到时候中国区比美国晚20多天,盗版早就满天飞了!”

迪米特里奥斯碎碎念地吐槽了几句,然后狡黠地补刀:“但愿你的玩笑真的只是玩笑,而不是你打算压价的手段。”

这算是拿话挤兑?不过没什么用。

“成,那我就说说我们能做到哪一步吧——首先,我确认,其他手续你们都跑完了,该你们做的事情都做了,只等最后一步中影和总局那边批的时间,对吧?”

“是的,就是这样。我们只需要你们提供lobby,其他工作都做完了。”

费莉萝控制了一下节奏,抛出了初音方面早就想好的价码:“那给我们挂个二级发行商,我们要30中国区销售收入发行商分账。”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票房总收入,有30-40是给院线的分成,也就是说一张50块钱的电影票卖出去,电影院以及影院的管理公司,就能够收入15-20块钱的纯收入。

另外30-35,是院线为制片和发行方收的,将来要结账转交。这里面发行商有可能是20~30,也有些时候是固定宣发成本。而制作方则一律是40。

发行权买断片除外。买断片的模式,相当于是发行方先把制片方制作的作品在某一市场内的放映权一次性买断。然后未来盈亏自负,六成的院线收入都归发行方。买断后大火的片子,发行商就大赚;预估错误没火起来,也是发行商承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