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5天时间,我飞回国处理两件事情,然后飞回来,陪你看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演唱会——到时候你先去纽约等我。”

“既然你还会回来,为什么要我等你?我要和你一起!一共就三周假期,一个人在华盛顿宅5天有什么意思。”权宝儿坚定执拗地搂紧了顾莫杰,双目水光盈盈,“我保证,在国内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4天!我怕你累到,越洋航班能少飞一趟就少飞一趟么。”

“好吧。你也别太赶了,身体要紧,早一天晚一天没所谓的。”

第六十八章 比逼格更逼格

两天后,钱塘北郊,半山安贤园。

这里的墓地,12万一个的那种,也只有一块碑、一个大理石龛座,文明而寒酸。

最后,是顾莫杰捐款掏了50万,买了个相对靠谱宽敞些的地方——司徒老先生是不介意这些虚礼的,但是不得不为前来瞻仰的各路文化名流考虑,太小了实在挤不开。

傅履仁老先生的一个儿子,执主家的弟子礼,在那里待客答谢。送花圈的人本来有不少,最后为了整洁,都被劝回去了。经过一番博弈,只留下了三个花圈,两个分别是“京城大学校友”和“钱江大学校友”名头。第三个算是特权,写的是美国大使馆。

顾莫杰没搞特权,直接随在第二个圈里就行,他本来就是机缘巧合。

两旁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顾莫杰看到母校的潘校长和蔡院长也在其中凑热闹,而且也只能按晚辈身份给人点头哈腰。倒是顾莫杰本人站在前排,和雷德大使一起先行礼致辞。

这或许是顾莫杰一辈子参加过的逼格最高的“校友会”了吧,一伙前朝就已经是教授的老人,反而站在他旁边。不过这也没什么好虚伪避让的,毕竟这事儿他出力斡旋不少,捐了不少钱,还打通了齐枢机的关系。

傅家人答谢之后,先是雷德大使作为美方代表,先就历史这一页的揭过发了言。然后是顾莫杰作为中方代表,说了些“朝前看”的场面话,整个安放仪式便算是结束了。

如今的顾莫杰,眼界已经不比两年前了,随着生意的规模到了直达天听的程度,见到的大人物也越来越多。等闲美国大使,已经不足以令他敬畏。

不过,基本的礼貌还是要的。仪式结束,顾莫杰很客气地发出了邀请。

“大使先生,您能够特地从京城抽空来参加这个仪式,实在是非常感谢。请允许我稍尽地主之宜——大部分京城和各地来的嘉宾,我们初音集团都安排了夏宫的食宿接待。至于您本人,如果不嫌弃的话,我在江南会也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