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旁边的人都稍许安静了一些,不再聊天,只剩下吃喝的声音。很快音乐声在影厅里回响起来,宝儿插上蓝牙麦,随着节奏轻柔地摇摆起来。

“冬の妖精たちが辉き舞い降りてくる,何もすることないから笑颜の写真口づけた……”

墙景屏幕上打出的,是日文的字幕。很显然,这是宝儿为她今年的日语专辑《双十年华》准备的新歌。不过她嘴里唱的,却是中文的歌词。

“冬日的妖精,闪耀着飞舞而下。只是因为空闲,于是亲吻了照片里的盈盈笑颜。约好要一起看电影,窗口却排著漫漫长列;你我人海相隔,已然无法继续排在同一个队列……但我的心,依旧在你身畔回旋,它已经被爱填满,无法重新再录入一遍……真的好喜欢你,好想再见一次;100亿片的雪花,都是我的脉脉亲吻,直到有一天,在某处偶然再相见……”

宝儿的声音很舒缓,绵绵泊泊,好几处都如泣如诉,不绝如缕。把日语转汉语的临场发挥,做到了极致。

顾莫杰和陆文君都是略懂一些音乐的,自然都可以听出,这首歌原本没有计划谱写汉语的歌词,完全是宝儿的即兴。

日语的音节效率,比汉语要低得多,几乎有三倍之差。也就是说,汉语发一个音所能表达的内容,如果翻译成日语,可能就要三倍的音节数才能表达——比如一个“我”字,到了日语里就有“瓦塔西”三个音。

所以搞音乐的人都知道,凡是把日语歌翻译成汉语歌的,要么把歌唱得尽可能舒缓柔和、一个字拖到三个字那么长的时间来唱。要么就只能往歌曲里重新填词,加塞很多无意义的内容进去凑数。

往后说,比如未来akb48那些歌曲,被国内某h木耳48组合翻唱成《爱的幸运曲奇》的时候,歌词都会变成“最重要的是自己没有把自己放弃,下一秒的惊喜相信就能呼唤奇迹”这般凑数灌水的样子。

往前说,哪怕是王菲这样的港台大牌,当年把中岛美雪的《口红》翻唱成《容易受伤的女人》、并且一曲成名时。歌里面也会有诸如“不要不要不要骤来骤去,请珍惜我的心”这种累赘歌词——之所以有三个“不要不要不要的”,绝对不是因为当年就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种梗,而是因为日语翻成中文后,音节短了太多,只能往里重复三遍加塞。

所以,圈子里判断一首中文歌是不是从日文歌翻的,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如果一句歌词动辄二十几个字还不带换气的,那基本上都是从日语翻过来的——周洁伦的ra除外。

但是,宝儿信口填词而唱,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顾莫杰和陆文君听着,都有一种“这歌本来就是用中文写的吧”的错觉。

连陆文君都沉浸在了其中,忽视了对那一丝暧昧的嫉妒之心。

可以看出,至少在临场创作力这一点上,宝儿已经爆掉了那些非创作型的女歌手、女组合。至少后者在把日文歌随口变成中文歌的过程中,做不到如此的举重若轻、驾轻就熟。

而且,这竟然是一个韩国人做到的。

轻歌曼舞,摇曳生姿。一曲终了,观众花了几分钟的时间,才回过味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