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ony,找我是为了初音邮箱的事儿?”张晓龙一进门,就试探着问。来的路上,他心里其实已经盘算过老板找他的理由了。

马化腾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示意张晓龙坐下聊。

“没错,是为了顾莫杰那档子事儿——你对初音邮箱这段时间高调升级邮件附件上传下载速度、邮箱免费容量这些举措,怎么看?你觉得我们要不要做出一些应对?最近初音邮箱拉用户的势头貌似很迅猛啊。”

听了老板的问题,张晓龙眯缝着眼,贼溜溜地盘算了一番,抖擞精神地说:

“确实,顾莫杰这一招,估计从中期来看,如果我们不做处置的话,对我们的邮箱日活用户数会有30左右的吸附,这个效果已经非常可观了。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靠qq帐号的一键登录便捷性,拉住一些对邮件没有专业要求的散客。但是,我觉得这种事情我们还是不要太快做出响应的好,因为我觉得顾莫杰这一招不能持久。他现在的做法,要想支持同样单位数量的邮件客户,其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硬件开支至少是我们的五到六倍、是网易的四倍。而我们在qq邮件业务上,只是基本收支持平而已,谈不上盈利,网易的丁三石更是靠别的业务上赚钱、每年补贴一部分到电邮业务上,赔本撑门面。所以,我断定顾莫杰这么干肯定是大亏特亏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原状。”

马化腾身子微微前倾了一些,逼问道:“可是,就算顾莫杰不能持久,他眼下抢了我们的邮箱用户量,那也是实打实的。邮箱产品是有用户社交属性在里面的,现在初音集团的所有产品最缺的就是社交属性——如果被他补齐了这块短板,对我们的威胁,可就尾大不掉了。难道我们不应该跟进一下、顾莫杰补贴,咱也补贴,顾莫杰扩容,咱也扩容,全程盯紧。等他哪天真的撑不住了,咱再跟着收手——你觉得这样的方案,不比你现在说的无动于衷要好?”

张晓龙露出一丝一闪而逝、不易察觉的嘲讽:“ony,我想咱公司在业界的名声已经比较……善于模仿了,要是全程都是初音怎么改,我们也亦步亦趋怎么盯防,是不是显得……我们太没自信了?何况,中国的网民消费者,其实最不懂得感恩了,他们从来用什么都习惯免费,得到什么都觉得是应该的。一样东西你要是从没给过,他们还不至于恨你;要是你给了之后,让他们试用一段时间再收回来,那他们肯定要骂死你。何况,这桩事儿里面,网易的丁三石始终按兵不动。可见他也是看明白了这件事情刚而易折、不可持久。要是顾莫杰妄动了、我们跟进了,最后顾莫杰和我们都因为不愿意再投入更多资金、所以虎头蛇尾的话,国内的邮件用户岂不是都会觉得我司和初音商誉不行、还是网易有始有终、不随意许诺一些做不到的承诺呢?到时候岂不是便宜了丁三石?”

“名声这种东西,有个毛用!骂我的人,骂再多也不过和路人没两样!做互联网的精髓是抓住你的粉丝!不是不招人骂!要是现在在我面前有两群人,第一群里面有1亿个粉丝、1亿个路人;第二群里面有1亿零1万个粉丝、9999万骂我的黑,那我也宁可要第二群人!”

马化腾在心里把这一段让他走上事业巅峰的信条默诵了一遍,然而终究还是忍住了,没对张晓龙说出来。

一个公司,需要各种三观的人才。

何况,张晓龙的三观虽然和马化腾略有不符,但是最后那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敌不动,我不动——腾讯在邮件业务上的敌人,可不止初音一个,老牌同行网易,同样是一个大敌。如果网易始终置身事外,腾讯却盯防初音盯得太紧、最后双双把名声搞得“出尔反尔”的话,岂不是让网易渔翁得利了?

“那就暂时信你一次,咱继续按兵不动。”

第四十四章 至动极静

马化腾和张晓龙在深市密谋的同时,在钱塘的丁三石其实也在做着差不多的讨论,并且最终得出了和马化腾差不多的结论。

这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