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完成吞赵,功业

朕又突破了 老告 1791 字 2022-10-29

帐幕里,李牧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赵淮中不答反问:“李将军认为是什么原因?”

李牧带着不确定的口气:“秦王是想让我赵人君臣生隙,以帮助秦更快的破赵?”

他用的是疑问的口气,显然不确定自己的猜测,却又想不通赵淮中的安排。

赵淮中笑道:“李将军认为秦军破赵,还需要寡人亲自出手,来离间你和赵王的关系?”

李牧:“正要请秦王指教。”

赵淮中:“寡人听说将军祖父为李昙,亦曾入我大秦,官拜御使大夫。

后来才入赵,可有此事?”

李牧已经有些明白了赵淮中要说什么:“秦主说的没错,吾祖父确是李昙,曾入秦任御使大夫一职,而后归赵。”

在秦时,天地君亲师,一臣侍一君,由儒家所制定的为君王服务的等级理念,还没有后世那么激烈。

这个年代,时有名臣良将跳槽。

比如廉颇,老将军有大才,是整个华夏史上少有的名将。

他当初从赵跑了,就先跑到了魏,希望魏人能重用自己,后来在魏国被排挤,又跑到了楚。

在各国努力打工,到处找活干,看似少了些一生只侍一君一国的忠诚,老将军却不以为耻。

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思潮此起彼伏,并非礼仪尊卑一家独大。

李牧祖上也曾入秦为官,甚至做到了御使大夫的位置。

他祖上并非赵人。

包括现在的吕不韦,曾经入秦的商鞅,张仪,范雎这些显赫一时的大佬,都是从其他国家跑到秦为官的,有些还是敌对国来的。

所以赵淮中在伐赵过程中的安排,其中之一就是想避免李牧为赵国陪葬的命运。

如果有可能,说的是有可能啊,他希望李牧也能入秦。

且不说李牧的军事才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和廉颇,王翦,白起齐名,他个人还是兵道圣人。

更重要的是,赵淮中的着眼点,和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除了始皇该有的功业,他更希望的是能看见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如果单是打下始皇在历史中该有的江山,王翦,王贲,蒙恬蒙毅这些名将,似乎已经够了。

但赵淮中仍然希望秦能够更强。

至少,刘皇叔的配置得有吧,凑齐五个王翦这一级数的将领不算过分。

所以他多有布置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想让李牧入秦,至少先保住他的命。

虽然秦赵是宿仇,李牧入秦的希望微乎其微,但在这个年代,以及李牧圣人的身份和视角,并非毫无可能。

李牧明白赵淮中的目的后,不出所料的摇头,断然道:“吾绝不侍秦。

吾征战多年,麾下部众死于秦军手中者众。

虽说战场交锋,容不得留情,但吾不能入秦。”

赵淮中并未失望,甚至不出意料,淡定道:“那李将军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还未想过,秦王若要杀我,吾不会反抗。”李牧道。

“秦取赵地后,李将军既不愿入秦,那就仍旧留在赵地,解甲归田,如何?”赵淮中说。

李牧露出愕然之色。

秦主愿意放了他,且居然让他继续留赵,让他非常意外。

同时亦被赵淮中的气魄所惊。

或者说被赵淮中强大的信心所感染。

赵淮中敢放他,显然是有绝对的信心和把握,不怕他李牧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