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十年前,突破失败的朔宗老祖却亲自前往北境, 率御灵宗的御灵师与众道修、佛修一同诛杀潜伏在北源山的魔修。

他先是在黑河谷诛杀入魔的妖兽, 随后又与太初门韩老祖、德古寺高僧观境法师联手, 一同剿灭了比望砺还厉害几分的真魔史镧,比旁人耗损都要严重。

后来因朔宗老祖休养,李怀瑾在这十年间都未曾再见过师叔一次,只是偶尔得到来自御灵宗的传信,才能知道他的近况。

“师叔虽未闭关,但这些年在洞府中一直未曾露面,宗门的事务,如今还是李元蕴和李元旭一同管着,两人互不相让,看来让林安戈好生头疼。”

要不然林安戈也不会这么好心,频频给李怀瑾传信。

他就是想让李怀瑾莫要跟御灵宗生分了,万一将来宗门有个什么事情,还能让李怀瑾为御灵宗出出力。

当初宗主李元蕴因为李宝璋和李怀暄的事情受到朔宗老祖的斥责,被勒令闭门思过,李元旭数次想挑得李怀瑾和楚昊炎对付李元蕴,就为了借机争宗主之位。

只不过那时候昭华得以正名,李宝璋和李怀暄都受到该有的惩罚,李怀瑾不想打扰师叔休养,也不想卷入李元旭和李元蕴争权的戏码中,遂没有让李元旭得逞。

这十年间他潜心修炼,拿来陪韩宁和毛毛他们的时间都嫌不够,又怎么会再费心思在旁的事情上、再管御灵宗的杂情。

更何况那时候朔宗老祖已经在诛魔大战中以一人之力挽回御灵宗声誉,若李怀瑾跟楚昊炎再对御灵宗处处紧逼,就显得有些趁人之危了。

就算楚昊炎和李怀瑾不在意自己,也得在意散修盟和太初门。

尤其是李怀瑾,他只是个金丹修士,再怎么在诛魔大战中表现突出,也少不得有人说起他跟韩老祖的关系。

太初门在楚昊炎和李怀瑾为昭华正名的事情上,已经不顾闲言闲语,给足了李怀瑾支持,若因为御灵宗的事情让别人说太初门在仗势欺人,李怀瑾也会不安。

是以,诛魔一战之后,楚昊炎和李怀瑾便没有再提追查李元蕴的事情。

他们早早就将昭华的墓迁到了楚昊炎在北境的洞府,昊炎老祖跟李怀瑾一样,十年间再未去过始丰山一次。

昊炎老祖和李怀瑾这苦主不出面,李元旭不能独自生事,朔宗老祖在洞府中休养,没办法再为谁主持公道,李元蕴“思过”一段时日之后,便又蠢蠢欲动起来。

从开始对付宗主,潭石便一直支持着李元旭,但林安戈果然如李怀瑾预料的一样,见李元蕴没被彻底夺了权,便不肯再跟着李元旭对付他了。

在他看来,保不准最后谁会压过谁,他不能彻底得罪其中的任何一方。

李元旭要跟李元蕴争夺,也要小心他得了林安戈的助力,所以即便对林安戈的撂担子有些恼怒,但也宁愿他就这样两不相帮。

“李元蕴趁着师叔休养出来主事,李元旭奈何不了他,这些年事事与之针锋相对,彼此都讨不得好,”李怀瑾听了韩宁的传话,虽然放了心,但也不禁心生厌烦:“林安戈是个墙头草,一贯爱和稀泥,如果不是他给我传消息,让我能知道师叔的近况,他那些小把戏,我真不耐烦看。”

李元旭、李元蕴之流,李怀瑾是决计不会搭理的,潭石与李扶风不对付,李怀瑾自然也不喜对方,如今要知道御灵宗内宗的事情,不通过非常手段,还真得靠林安戈。

但李怀瑾非常清楚,当年害他渡劫失败的人还没找到,保不齐就在这些人中,所以在没有确定凶手是谁之前,他谁都不信!

“上次林安戈传信,道李元蕴想把被逐出宗门的李怀暄重新安置在外宗,遭到了李元旭坚决反对,想试探我的态度。”

李怀瑾冷笑道:“我那族兄也是好算盘,竟然好意思提及当年我是怎么回御灵宗的。”

当初昭华在外生子,李怀瑾是十岁后才被接回了外宗,李元蕴便称,那时候昭华还未正名,宗门都肯收留李怀瑾,如今李怀暄虽有错在前,但李怀瑾毕竟无事了,也不该因此彻底弃了李怀暄如此有天赋的弟子。

李元蕴失了一个妹妹不怎么伤心,但失去一个儿子,却是万分悲痛的,他心里既恨李怀瑾和楚昊炎,也恨李元旭不顾同族之谊、落井下石。

他却没有想过,自己当年是如何在李扶风死后对昭华不闻不问、如何不顾同族同门情分的。

楚昊炎这个化神老祖身后有散修盟,李怀瑾身后又有韩老祖和太初门,李元蕴一时拿楚昊炎和李怀瑾本人没有办法,便想先救了小儿子李怀暄再哇哇哇说。

只是,李怀瑾不愿管他和李元旭的破事,却不代表允许他们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