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页

这是一个集学前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学校,原本只到初中,后来还是要上高中的人多了,才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茵茵光教师就聘请了四十多位,当年的李知青第二年再次参加高考仍是落榜了,便死了心,在星火大队彻底安家,结了婚。

茵茵觉得他教导人的水平不错,便聘请了他来学校做老师。

其余的老师都是从自己的高中同学中挑的。

自古以为便有一个道理,考不上大学的未必就一定是学校不好,运气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学校一开起来,整个大队,甚至乡里、市里都有不少人将孩子送过来。

他们都听说了,老苗家之所以这么多人全部考上大学就因为茵茵的指导,何况茵茵还有那么多荣誉在那,即使知道茵茵不亲自教学,也仍觉得只要送来,将来考上大学的机会便更大一些。

茵茵能有什么办法?来者不拒,但在学费上却设了几等。

不管是学前班还是小学、中学,所有她厂子里职工的子女一率减免一半的学费,整个星火大队的只要交纳80学费就可以,东贵乡来学生需要交全额。

这是针对本乡的学生,而外乡的或者城镇的则额外需要缴纳借读费。

这学校是私立的,不是国家出钱的,茵茵虽然不在意每年投的那点钱,但还是要设一下卡。

就这样,在过了两年后育才中学出了一个市数学竞赛第一名后,她的学校彻底火了起来。

挨着养殖场茵茵建了很大一片校区,学生增加后又建了宿舍和食堂,里面的设施、环境可不比市里学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