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喀秋莎和娜塔莎

通常说到喀秋莎,都是特指苏联于二战中生产的bm—13多管火箭炮。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被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是苏军领先世界的制胜法宝之一。

如果说炮兵是战争之神,那喀秋莎火箭炮,简直堪称炮兵之神。

喀秋莎将火箭炮平台安装在汽车上,一共拥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仅需7~10秒,最大可发射16枚火箭弹,弹药口径为威力惊人的132毫米,甚至超过作为师炮兵主力的122毫米加农炮。

喀秋莎通常编成独立营作战,每个标准营包含12门火箭炮,作战时以集群火力覆盖对方大兵团,打完就撤,车载时速高达90公里,常常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就完成任务撤出战场。

试想一下,当德国鬼子或者日本鬼子,发起大规模进攻时,对面突然万炮齐发,一个喀秋莎营,仅仅用7秒时间,就发射出192枚大威力炮弹,像铺地毯一样,将鬼子兵力团团覆盖,鬼子那还不得鸡飞狗跳,陈尸遍地。

历史上,喀秋莎屡屡出现在危急时刻,以强大火力力挽狂澜,深受苏军官兵喜爱。

但bm—13是苏军机密,高层非常重视,寻常战士根本不知道这种武器叫什么名字。

有细心的战士,在bm—13车身上发现了一个大写的“k”字母,便亲昵的称呼其“喀秋莎”,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个姑娘名。

其实字母“k”,不过是喀秋莎的生产厂家,共产国际兵工厂的俄文首写字母罢了。

当然,喀秋莎虽然强大,但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射击精度较差,单独发射一两枚很难命中目标,只能以集群形势作战效果较好。

其次,它的弹药补给也是个大麻烦,齐射虽然爽,但重新装填一次差不多需要五到十分钟,这还是在测试环境下,如果在战场上,随便出点变数,都可能变得更慢。

最后,因为使用的卡车底盘,喀秋莎基本没有近战自保能力,一旦遇上敌军突袭,就是凄惨下场。

历史上,苏军组建的第一个喀秋莎炮兵连,就是在莫斯科会战前夕,突然遭遇德军先头部队,而全军覆没的。

当然,现在是1939年,喀秋莎的早期命运也并不顺利,虽然已经进入实用测试阶段,但并没有受到高层的额外赏识。

一直到1941年6月17日,共产国际兵工厂才有机会向苏军高层演示自己的强大成果,并最终获得大量订单,但这个时候,距离德军入侵仅仅只剩五天。

不过,今晚既然让周逸龙撞上,就万万没有理由搞得那么晚了。

周逸龙干脆连觉都懒的睡,将几个内务部探员从床上拖起来,就开着小轿车直奔共产国际兵工厂而去。

兵工厂的同志们正在进行夜间最后一次测试,没想到竟惊动了大佬,还是在装备研发上,极具发言权的副委员同志,顿时大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