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改变历史的一次谈话(下)

周逸龙今天是打算彻底的影响一下这位坦克部长,便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接着说道:

“重型坦克应用在特殊的环境中,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打法。为此,它的性能指标,必须跟通用型坦克明确区分开。

比如我们即将完成的kv1战车,它除了装甲厚重以外,在火力上却选用了跟a32坦克相同的76毫米炮,这是个很糟糕的选择。

如果kv1同a32发生交战,因为有效射程相同,a32很快就可以凭借着卓越的机动性,对kv1进行两翼包抄,以寻求打击kv1薄弱侧面装甲的机会。

但如果我们按照重甲利炮的思路,给kv1换装一门更大口径的火炮,比如防空兵用的85毫米火炮,它不就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对a32形成有效打击吗?

甚至这种kv—85型坦克,可以在a32对它造成威胁前,就在很远的距离上将其击毁,而a32却对它的厚重装甲毫无办法。”

周逸龙说的这些,全是二战后期,各国精英们才陆续总结出的重坦使用守则。

比如,苏军后期开发出的重型is—2坦克(俄语写法应该是js—2,但为了阅读方便,还是使用更普及的西方写法)。

is—2因为使用了一门非常巨大的122毫米火炮,使得它的攻击威力十足,但机动转向却较为不灵活,同时装弹速度极慢,无法适应一线快节奏的打法。

为此,红军统帅部通过实际经验摸索后,制定了专门适合is—2的战术打法:

那就是,一线仍旧以t—34坦克群作为突击主力,强大的t—34集群已经足以应付多数战场情况。

一旦机动灵活的t—34,遇到德军重要火力点和坚固工事而攻击力不足时,威力强大的is—2战车,就会在二线展开猛烈的直瞄支援射击。

因为is—2空前强大的火力,使得它即便身处上千米以外,也能够很好的摧毁德军绝大多数装备工事。

反过来,躲在后方的is—2,却仗着厚达120毫米的正面装甲,让德军反坦克火力几乎无能为力,也没有什么侧面可以给他们钻。

这种打法获得了空前成功,但对于is—2重型坦克的定位,却有些类似于二线支援车辆,而不是一线突击坦克。

与此同时,德军总结出的虎式坦克使用守则,也跟其极为类似。

库尔斯克战役时,是德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虎式坦克,那时还不熟悉重型坦克的德队,将虎式坦克放到进攻队列最前方,当做突击尖刀使用,结果被苏军t—34骑到脸上,弄得狼狈不堪。

从那以后,德军虎式坦克学会了保持距离,离得还很远,就开始发挥重甲利炮的优势,边打边退,才能对苏军进攻中的t—34群造成巨大威胁。

周逸龙边讲边比划,甚至拿出纸笔,在图纸上亲自演示起,重型和通用坦克各自的打法及优势。

巴甫洛夫越听触动越大,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十几年似乎白活了一般,空有一身年龄,在作战经验上,却完全比不上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这个小家伙明明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却好像打了几辈子仗一样,各种案例分析,他都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