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陆地战舰

而在长9。72米,高3。4米的t—35战车面前,bt—7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小弟弟。

这辆充满暴力美学的巨大战车,是苏联重工发达的巅峰典范。

二战爆发前,很多发达国家都曾研发过多炮塔战车,而苏联的t—35是唯一一辆能够造出实物,并投入量产的五炮塔战车。

它有着惊人的70毫米正面装甲,有三个面向前方的炮塔,其中主炮塔装备一门76毫米榴弹炮,车身上的两个小炮塔,装备的是45毫米加农炮;另外两个面向后方的炮塔,装备的则是机枪。

另外,它的车身上还额外分布着其他三挺车载机枪,完全就是一个会移动的巨大军火库。

想要在一辆战车上,塞入如此多的火力和装甲,结果显而易见的就是,坦克的重量严重超标,被搞到了惊人的54吨。

它表面上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其实是一种严重浪费坦克吨位的失败设计。

后来出现的,同等重量级的德军虎式坦克,虽然只有一门88毫米火炮,但装甲却可以达到更为惊人的100毫米,就连侧面都有80毫米厚重。

更别说,虎式坦克88炮的穿甲能力,可以轻松甩出t—35几条街,如果让它们两个对战,几乎毫无悬念,死的一定是t—35。

所以当二战爆发后,经过实战检验,各国都陆续淘汰掉了多炮塔的坦克设计,苏联也不例外。

但问题是,周逸龙现在并不需要面对虎式坦克的威胁啊,他要干的可是一穷二白的日本陆军。

用t—35这种火力又多,装甲又足够的战车,欺负欺负小鬼子,那还真是牛刀杀鸡,绰绰有余。

此时的诺门罕战场上,日军压根就没有什么能够克制70毫米装甲的武器出现。

真不知道,当乙号渡口的轻装日军们,亲眼看到这种五个炮塔的怪物坦克时,会是一种怎样的绝望表情。

当然,这种坦克也有些很要命的缺点,除了设计复杂,导致故障较多外,它那笨重的身躯,即便安装了一台500马力的强劲发动机,也只能勉强跑出19公里的可怜越野时速来。

周逸龙略一思索,还是很担心内卫军巡逻队的安危,他大声向维克多下令道:

“我们带着bt坦克先走,让t—35随后跟进,不然速度实在太慢了!”

“遵命,首长!”维克多大声答应着,随即指挥十几辆bt战车,高速脱离了队伍,全力向下游冲去。

日军乙号渡口虽然距离25公里远,但对于速度可以飙到70公里的bt坦克来说,也就是二十多分钟的事情。

感受着bt—7全力行驶时,疾风刮在脸上的阵阵痛感,周逸龙在心中默默祈祷道:

“勇敢的内卫军们,一定不要牺牲啊。最多再坚持二十几分钟,我就可以带着援军,火速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