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全线出击

他另一只手牢牢的抓着一个精致的怀表,目光死死的盯在上面没有移开过,他一分钟又一分钟的数着,足足数了三十分钟,日军的炮击,终于停止了。

彼得兴奋的站了起来,他掏出信号枪,发出了准备防御的信号。

苏军士兵们从各种工事和泥土中爬了起来,鱼贯而出,迅猛的冲上了阵地,尽管很多前沿工事已经被日军炸毁,可无畏的苏军士兵们还是在一片废墟和尘土中迅速的架起了机枪,迫击炮等各式武器。

正当彼得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打算迎接日军更为凶猛的进攻时,他却意外的发现,自己的阵地前竟是出奇的安静,没有日军冲锋时的呐喊,也没有机枪射击时的“啪啪啪”声。

他奇怪的掏出了自己的高倍望远镜,向对面的日军方向看去,却发现那里早已空无人烟。

彼得猛的拍了一下大腿,高声怒骂道:

“该死的日军,竟然狡猾的撤退了。”

他焦急的吹响了紧急集合的哨子。

脸上带着鲜血,身上布满尘土的苏军士兵们开始迅速集结,然而有些人受伤了,行动比较缓慢,还有些重武器需要时间拆卸。

但是焦躁的彼得,还没等部队彻底集结完毕,就急吼吼的宣布了追击日军的命令,一旁的副营长奇怪的问道:

“为什么不再等等,让部队全都聚集起来,要这么着急呢?”

彼得却愤怒的咆哮了起来,他怒吼道:

“你还没有明白吗,政委同志只带了一个连的步兵和少量的战车去包抄日军后路,如果撤退的日军主力突然跟他相遇……”

彼得的话还没说完,副营长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聚拢在一起的苏军士兵们也都剧烈的骚动起来。

米哈依尔政委已经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是他带领着大家扭转了诺门罕的危急局势,听到他即将陷入危险,所有的人都暴躁起来。

彼得趁机振臂高呼道:

“为了政委同志,全体跑步前进!!!”

“保卫政委同志,冲啊,同志们!!!”副营长高声呐喊道。

1939年5月28日,诺门罕正面防线的苏军士兵们全线出击,他们气势汹汹的冲向了日军撤退的方向,一路扬起了巨大的烟尘。

后世的学者们,总是对这一段历史感到困惑,是什么支撑着这些经历了连日血战,又疲惫不堪的苏军士兵们能以极其高效的速度行军呢?

是军队的纪律吗?是对胜利的渴望吗?还是,那个传奇般的名字——米哈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