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页

基于这样的判断,帝国内部也陷入争论。一派认为应该大举造舰,确保外空优势。这样就算争不到新世界,也有可能从永夜手中再抢块大陆下来。另一派则觉得应该全面动员兵员,以大军对大军,在新世界内与黑暗种族决一死战。

而对千夜来说,这样的争论并无实际意义。他眼下要解决的是墉陆的意义。

在塔城停留休整时,一艘高速护卫舰抵达墉陆,带来了宋子宁的亲笔信。

信中前半段都是通报帝国和永夜近期动向和大事,以及宋子宁自己的一些分析。说完这些之后,他笔锋一转,就谈到了墉陆。

在这一段的开头,宋子宁上来就问:“你觉得,如郑国这样的郡国,存在的意义何在?”

千夜先没有往下看,而是思索。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人族个体速度不够快,力量不够大,寿命也不够长,和黑暗种族的竞争天然处于劣势。

人族的优势在于智慧、修炼速度和团结,小到家族,中到世家门阀,大到国度,都是人族聚众以求生的方式。郑国这类小国,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族提供一方庇护所,可以不用担心时刻会成为黑暗种族的食物。

在高层中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人族的修炼功法要远远超过黑暗种族,否则人族怎么可能在千年之前崛起立国,又与黑暗阵营征战千年,反而越来越壮大?当年太祖留下的许多功法,都有鬼神难测的大威力,只是就如兵伐诀一样,绝大多数都有极为苛刻的修炼要求,寻遍人族,也没有几人能够修炼。

这些功法从何而来,还是太祖真的是万古难得一见的大才,单凭自己的才智想象就创出了这些功法?这已是千古之迷。

总而言之,国之存在,下庇万民,上助强者。

这些道理,在帝国人人皆懂,至少上到门阀,下到士族,都是自幼受训。即使庶民也知道,在人族聚居地生活,就算有种种艰辛,也好过裸于荒野。千夜也想不出更多来,展开信纸继续往下看。

“国之根本,在于民,在于首。如郑国这等,只顾内斗,不理外争,于抗争黑暗种族何益?于我人族大局何益?

青阳王当日在白城临去之时,曾经给你留过话。此次我回帝国,也有当面请教。其实他老人家的意思很明白,若你看不惯一些事,光是抱怨又有何用?不若把一切拿在自己手里,如此行事才能但凭本心。你若为人族大计着想,形式和他人评价都不重要。若郑国不能庇护万民,要它又有何用,灭了就是。谁说郑国就属于他南氏一家,万世不能移?

你若成天王,谁敢妄议于你?你若不成天王,妄议必然会有,多想也是无用。

一切行事,但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