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的第一年,医学院就收了三百多个适龄的孩子,基本上算是吴县年龄达标的孩子都来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吴县成为了杭州除外,回春堂的又一大本营。

到安西五六十岁的时候,吴县俨然成了全县皆医的状态,全国上下四成的大夫都是吴县人,而他们统统都归属于回春堂,是回春堂制度的忠实拥护者。

有了这些狂热分子的制衡,回春堂里的其他人想要搞事都不可能,因为吴县的人渗透入回春堂的各个方面,包括药铺,工厂,和医学院等等等等。

他们崇拜安西和花满楼,认为他们两人做的都是对的,凡是要破坏他们制定的规则的人,都不配成为回春堂的人。

他们这样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回春堂的全速发展,不让精力耗在内斗上。到安西年老的时候,全国上下已经有超过十万的大夫,甚至可以普及到富裕一点的乡村。

可以说,安西的目的达到了!

大夫多了,百姓们自然不缺看病的人,有了竞争,诊金自然会下降,而有了回春堂推出的众多低成本的中成药,药材价格也降低了。

在看病不再难以负担之后,百姓们也渐渐改变了生活习惯,不会等到小病拖成了大病,逼不得已才去看大夫,能及早解决,避免了无数的悲剧。

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回春堂在这些年发展壮大下来,在医学方面,形成了绝对垄断地位,而他们对于安西的制度又深信不疑,牢牢守护着,不允许人破坏。

这样做,短时间还没什么,时间一长,其实不利于医学的发展。

因此到了后期,安西直接隐退,不再管回春堂的事,并要求他们逐年修改一些不适宜的规矩,为此,不管到了哪里,安西都是每年一封书信的嘱托。

要他们务必找出问题,改正问题,向着更好的未来发展,而不是故步自封。

安西在每封信的最后,都要加上一句,必要的时候,回春堂可以解体,形成几个势力,只要是良性循环,就是他和花满楼乐意看到的。

隐退之后,安西和花满楼结伴走了很多地方,游历,行医,终此一生。

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