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已经过了童生的部分学子,也有人凑趣购买的,就想看看这神奇的书到底是怎么样的。

俞院长非常高兴,这意味着他成功了,以后书院可以再建大一点,多招一些学生,也能资助更多的学生了。

夫子们也很高兴,书局回笼资金后,俞院长就给每位参与编书的夫子发了厚厚的奖金,这是近几年,书院发的最大一笔钱了。

他们在书院教书,虽然是为了多教导学生,但家里人也要吃饭的,这几年因为学院的资金紧张,他们这些夫子不得不节衣缩食,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家里人虽然谅解,但他们心中对于家人不是没用歉意的。

现在好了,有了长久的进项,书院不会再拮据,他们也能额外得些奖金补贴家用。

书院得学生也非常高兴,因为这件事,玉路书院进一步打响了名声,他们身为玉路书院的学生,这些天走出去都备受关注和羡慕。

羡慕他们能成功玉路书院的学生,玉路书院的夫子们出本书都这么厉害,让那么多的人考上了童生,那他们亲自教导的学生得多牛啊。

学生们感觉,身为玉路书院的学生,万分骄傲。

第一本书大获成功,那接下来就要再接再厉。俞院长已经设定好了方向,把夫子们分成两批,一批做五书的讲义,和之前的四书算是一套。另一批则是出题,然后自己根据题目出范文,也就是所谓的答案。题目的内容也限定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跟着讲义的内容走。

安西觉得,可以让书局设计套本的封面了!

这事已经进入了正规,安西的作用已经不大了,他正好偷个闲。

安西想去看看珏哥儿和黛玉,自从他们进京,安西只在他们回来那天看过一面,也不知道两个孩子长的多大了。

珏哥儿已经过了周岁,现在可以摇摇晃晃的走了,只是走的还不太稳当,而且这孩子有点急性子,时不时的就想迈开腿跑起来。

吓得下人们时时刻刻紧绷着,就怕摔了这小祖宗。

这孩子的记忆非常好,已经过了几个月了,还记得安西这个叔叔,看到他就扬起了大大的笑脸,还往安西的身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