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头听完安西的描述,沉吟了一会儿,开口说,“可以试试,但这个从来没人做过,我怕做不好。”

“做不好也没事,也就是浪费几颗果树的事,你让有经验的老农都试试,如果能行,重重有赏。”安西也知道,万事开头难,如果不行也没办法。

安西不是不想自己去搜一下嫁接的技术,但他已经暴露了高产粮种,还一次性拿出了三种,要是再拿出别的,他就真的瞒不住了。

当初那套西域高僧带过来的说辞用一次就够了,再多就惹人怀疑了。

没错,当初拿出红薯土豆玉米,用的借口就是几年前庙里来的西域高僧带来的。他和高僧相谈甚欢,高僧请他共进午餐,他好奇西域的食物,高僧就留了些种子给他。

经过这些年的培养,也一直保留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拿出这么多。

这个借口不算完美,但是老和尚在安西说出粮种的产量之后,就默认了安西的这个说法,有了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打掩护,安西这个借口就比较可信了。

但这肯定是一次性的,安西不能再用这个借口了。所以关于嫁接方面,安西只能提供一个想法,其他的都要靠庄头他们自己摸索。

对农事只懂点皮毛的安西决定不在庄子里讨嫌了,因为提出嫁接和驯养,那些下人看他的眼神,隐隐都透露着怪异,好在庄头一如既往的靠谱,交给他,安西放心。

安西回到林家的时候,林如海和贾敏也回来了,看他们喜气洋洋的,应该是在老和尚那里听到了好消息。

果然,林如海笑着开口道:“大师说,小儿并没有大碍,只是体弱,只要按现在的法子好好调养,以后未必不能健康长寿。”

对于林如海和贾敏这对盼望了多年的夫妇来说,孩子健康就是最大的幸事。

好事成双,京城,皇帝对于林如海关于盐政改革的方案也通过了,并且大加赞赏,为了让这套方案顺利的实施,皇帝专门派了钦差下来协同林如海。

钦差来的很快,半个月的时间不到就来了,而且这次来的钦差身份很不一般,是福亲王和五皇子,以及户部的一些官员。

福亲王是皇帝的幼弟,是先皇的遗腹子,在皇帝登基后才生下来,比五皇子只大了一岁。

皇帝是将他当儿子看的,一出生就赐了亲王爵位。福亲王自小聪慧,文韬武略,样样出色,当差后也表现的非常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