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时常对着别人感叹,一时间,安西的名声好出了天际,甚至还有文人写赋赞誉安西的品德。

时间一长,就连京城的皇老爷都知道了,还夸奖了几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下子,全国都流传了安西的事迹。安西,不,应该是林子安,彻底出名了,还是美名。

安西很惊讶,只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孝顺,就能流传这么广吗?还被皇帝老爷特意点名赞扬?

不过想想也对,古代皇帝要靠忠孝掌控思想,进而掌控朝廷和天下,对于以此冒出头的安西当然要大加赞赏。

按照一般的节奏,其实还应该嘉奖什么的,不过安西已经明晃晃的拒绝了,还严明不让朝庭为难,这不就忠嘛,果然是忠孝两全,于是皇帝更加好心情的多说了几次。

因为是姑苏林家,皇帝老爷还想到了他倚重的大臣林如海,把人叫过来一问,这个林子安还真就是林如海的族人。

林如海他知道,有才华有能力,而林家又有忠孝两全的林子安,可见林家的教育,必定是忠心爱国的。

于是皇帝大手一挥,点了林如海为巡盐御史,前往姑苏赴任。

剧情并没有因为林子安的出现而产生什么波折,林如海还是如原著一般当上了江南巡盐御史,只不过比预计也就提前了几个月而已。

不过这个安西并不知道,安西办完林父的葬礼之后,把祖宅和祭田都交给了族里,让他们处理,至于那几家老实的下人,早在准备丧礼之前,安西就把卖身契还给了他们,还给了他们几亩良田作为以后生存的资本。

他们是真的老实,帮着安西办完了葬礼之后才带着家眷陆陆续续离开。

无事一身轻的安西回到了寺庙,见了老和尚之后,就去了竹屋,在竹屋住了一个月,每天去林子安的坟前说说话。

“子安,你看,我已经帮你解决了所有的麻烦,你父亲耗光了所有的家产,所以你不用担心了,也不用发愁列祖列宗来找你麻烦了,你还为林家足攒足了名声,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呢。”

”不过后世人大概会骂你傻叉,耗尽家产给父亲办葬礼,然后穷困潦倒一生什么的,确实有够傻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