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民国动荡,科教兴国

在场所有人意识到此事的问题后,就开始声讨霍辉,华国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么明目张胆的卖阀了。

“我这就回去组织人去政府抗议,我们要打倒霍辉,打倒卖国贼!”左暖义愤填膺,恨不得厉害就去打倒霍辉。

“对,我们要去政府抗议,让北方政府出面攻打霍辉,让霍辉签署的卖国条约不作数!”

“……”

诸如此类的声音在乔微的耳边响起,乔微深感欣慰,这些年她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在原本的剧情中,没有这些的描述,剧情中军阀霍家一直都是以强大示人,霍辉的形象也是骁勇善战,善用兵法,如今看来善战可能是真的,毕竟霍辉和沈英锐两家的实力还是有些悬殊的,沈英锐的兵力要比霍辉多出六七万,但如今霍辉取胜,除了g国和r国的支持外,更能说明霍辉兵法运用娴熟指挥得当。

外援谁都有,沈英锐有e国,霍辉有g国和r国,如今沈英锐输给了霍辉,可见霍辉在兵事上却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可是这样的人却卖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置国家尊严于不顾,不只是让人鄙视更令人唾弃。

乔微会想起原本的巨擎,如果真的让霍家霍辉这样的人最终得到了华国的执政权,华国日后将会何去何从?华国的百姓又会有多少苦难?

之前乔微也见到过一些民国的小说故事,其中总有些小说的最后是作为男主的少帅军阀一统华国。如果真的让华国落到军阀的手中,乔微真的不敢想象以后华国会落到什么地步?半殖民地社会会不会继续下去?

看着霍辉的这些做派,乔微有理由认为男主治下的华国,百姓的日子绝对会是水深火热的样子。

这也就是乔微一直以来厌恶军阀的原因,政党是有共同志向的仁人志士组成,而军阀基本上是一种变相的封建制度。

在后世的时候,对于这一段历史,很多人仰慕民国,也有很多人基于民国的背景创作了很多有趣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一开始大多是晦暗的,是存在讽刺意味和折射现实的,充满着强烈的爱国和救国情怀。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竟然开始喜欢军阀文,喜欢军阀文中那些被描写的帅气的少帅,或者是那些多情的才子男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乔微这里都不是她喜爱的故事主角,甚至她认为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有些三观不正。

乔微认为,民国时期的主角应该是那些为了救国救民奔走的仁人志士,是一代代牺牲的英烈,只有这些人才是时代的楷模,才应该是故事的主角。

这么多世界,乔微经历的世界各有不同,她当过封建时期的君主,也当过后世的领导人,也当过谋士之类的臣子,也许有很多人问为什么在其他的封建王朝的时候,她会继续纵容封建制度,而不是选择将封建过度到民主,是因为她过渡追求权力,不愿放手吗?

当然不是,对于乔微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封建制度确实有一定的独道性,真正对一个王朝和百姓起到毁灭作用的是君王吗?不,应该是世家门阀。

所以不管是在她当谋士后推行科举,还是在她成为君王后大力推进教育和思想文化繁荣,推行百家教育开设多种科目考试,都是因为她想要解决门阀世家之祸,只有教育的盛行和选士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阶级才不会被固化,她通过较为缓和的手段去消解世家,逐渐将阶级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