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巧言令色 石头与水 2017 字 2022-08-28

李平舟过来,不为别的,皇帝陛下登基已是第三个年头儿,福地迟迟不选,简直能急死个人。要知道,皇帝的陵寝可不是一时三刻能修好的,一修修他个几十年的都不稀罕。正常皇帝在登基头一年就得操办起来了,这一位个性奇特,大臣们三不五时的要上书说一说择福地建陵寝之事,皇帝陛下就是没兴趣,死不松口,简直能愁死人。

李平舟趁着中元节过来劝一劝,皇帝陛下道,“朕还年轻的很,着什么急修坟哪。”

修坟……

这是一国之君嘴里该说的字眼儿么?

鉴于皇帝陛下还不算昏庸,李平舟道,“老臣老了,人一老,嘴便碎,想的也多。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生前身后了。陛下登基已有三年,这福地择址之事,委实不能再拖了。”以为把地方选出来便没事了么,择地只是个开始,后头督建的事儿多着呢。这些事,都要工部去张罗,故此,身兼工部尚书之位的李大人十分为皇帝陛下的坟头儿着急。

皇帝陛下也给人催烦了,无奈道,“李相不必担心,朕择福地后,必在一旁为你留个位子,百年之后,咱们君臣还在一起。”

此一句话里便有若干含义,李平舟激动的一抖,皇上松口择福地自不必说,皇上的意思是将来允他附葬皇陵配享太庙,这对于臣子来说,绝对是至高荣誉与至高信任。

李平舟激动的都坐不住了,起身跪地谢恩。皇帝陛下将手一摆,“还有件事要与李相商量。”

“惜春当年奉先帝密诏出海行走海外诸国,委实带回许多书籍,还有一些海外之人。”皇帝陛下道,“此功殊不可没。”重要的还是唐惜春对沿海诸国的记录,非但地理位置详尽,连各个国家的一些风俗特产饮食习惯都有描述。关键是,海上定位的办法,还有诸多海图。这些功绩,要如何相酬。

李平舟思量片刻,道,“唐大人之功,陛下可赐官,只是依臣看,唐大人非凡俗中人,他长处在于观星,即使赐官,有一虚衔即可。钦天监,还是唐大人料理得来。”唐惜春的性子,都没人敢去送礼,无他,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不知什么时候就得巴得巴的说出来的。再者,他只与脾气相投的人来往,不搀和其他是是非非。叫李平舟说,唐惜春虽然有些没神经,却不失为一个妥当人。但,钦天监倒罢了,唐惜春擅长这个,其他衙门,李平舟还不想坑了唐惜春。

皇帝陛下有些不甚满意,道,“依李相看,一伯爵之位如何?”

李平舟微讶,道,“只担心唐大人年轻,惹人议论。”

皇帝陛下道,“怕什么议论?港口建的差不多了,种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如今朕缺的就是对海外了解之人,惜春之功,后世亦会有铭记,伯爵之位,他当得起。”

李平舟也明白皇帝陛下正是雄心勃勃的想开展海外航线,唐惜春来的正是时候,碰到皇帝陛下的痒处,自然得其青眼。只是之前唐惜春奉太上皇之命出海云云之话,李平舟委实不大相信。但,陛下这样说了,唐惜春算起来是他徒孙,他老人家也便睁只眼闭只眼了。

李平舟道,“如此,是否着礼部拟几个封号。”不只是封号的事,伯爵一应排场之类也要准备呢。李平舟都得感叹唐惜春的运道,这孩子真是……憨人有憨福哪。

李平舟心下一动,想着他家里还有几个未嫁的孙女……以前唐盛似乎也有此意,只是后来听说唐惜春修仙去了,李平舟虽然看唐盛比较顺眼,可再怎么也不能把孙女嫁给个修仙的人。当然,那会儿李平舟也没见过唐惜春,如今这见了面,觉着唐惜春为人还算靠谱,且又得陛下看重,关键是,唐惜春写的海外游历的书,李平舟也看过了,觉着很是不错,认为唐惜春是个办实事儿的人。这样的唐惜春,即使有些修仙的爱好,李平舟也乐意招来做孙女婿的。

这样想着,李平舟思量,是不是该给唐盛去封信,还有,哪日得闲也要叫唐惜春去府上说说话儿,再好生考察一下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