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8章

晚上,江昭慈一家提着灯笼送他们一行人进入山洞。

两边连接的路已经全都铺好了,用马车比用船要来的安全,就算是下雨也影响也不会太大。

“你们走路可千万要看路,阿慈写的木牌都堆在这里,别一不小心绊倒了。”江爸把前面的路照亮,嘴上提醒着他们。

江昭慈借着昏暗的灯光,瞄到前面洞中一叠的木牌,和很多张告示牌。

才想起来,这些全部都是她已经在上面写上名字和作用的牌,她用现代字写的,古代版的是让杨清之有空的时候,抄写在木板上的。

零零散散的弄了好多天,才算是把这个荒岛上她见过的植物全都给写在木牌上。

“这两天天气好,到时候就给它们挂在树上,这样你们也可以出去看看,荒岛外面是什么样子的。”

江昭慈路过的时候,把掉下来的木牌给摆好,顺嘴说了一句。

“自从听小黎说过荒岛外面更好以后,我很早以前就想出去看看了。”

宋婶倒不是说假话,她在这之前,就没有出过泉潭镇,什么草原、雪山、带颜色的河流,全都是来了荒岛以后才见识到的。

几人边走边说,穿过山洞到外面的时候,李婶咋呼的叫了一下,把正在说话的几人吓得一抖。

她不好意思的用她那双长满茧子的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我听这路踩的声音咋跟以前不一样,就…”

“那是张伯几人用青砖给铺上的,不然到下雨天的时候,那路可真不好走。”江妈顺了顺自己的呼吸,回复她。

差点没给吓出个好歹来。

李婶憨厚的笑笑,用脚跺了跺,“跟前面的路一样,怪结实的。”

青砖路从洞口一直延伸出去,直至山谷。

一直往前走,两辆马车就停在路边。

“这是啥灯草吧,比灯笼好用。”李婶指着路两旁闪闪发亮的灯草,语气感叹。

“是灯草,阿慈看那边的草都快没地方长了,就挖了一些过来,给这段路都种上,比灯笼要好用点。”

江妈边说边送他们上马车,王七和齐康一人分别牵了一辆马过来,给它们套上缰绳。

马车男女是分开坐的,连平时吃饭的桌子都是分男女桌的,之前在空旷的地方说说笑笑还可以,一到封闭的场所中,那就要保持距离。

杨清安坐在杨清之的旁边,他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大哥有点害怕,坐上马车后,就盯着对面的窗户在发呆。

而杨清之对于继母生下来的三个孩子,也没有什么感情,继母一天到晚盯着他爹的后宅,对这几个孩子也是不闻不问的,动辄打骂。

他自己又能好到哪里去,虽然不会冷眼旁观,但也不会分任何的感情出去,遇见先生之前,他还动过剃度出家的念头。

也好过,在这府中看着他们众人蝇营狗苟。

“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看路。”

江爸江妈不放心的叮嘱,目送着车辆慢慢远去。

马车上挂着铃铛,在夜晚上叮铃叮铃的作响,不是为了好听,是为了驱散那些在路中的小动物。

杨清之靠在窗户上,听着铃铛的声音,看着一闪而过的灯草。

想到江昭慈给车挂上铃铛的时候,一本正经的说,“这条路上并非只有我们可以行走,夜晚肯定会有很多的看不清的小动物出来,它们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会自己从路上跑走,何必多伤一条生灵的性命。”

谈到吃肉也很坦荡,她并不为自己这样的行为遮掩,“人生在世,谁能说自己完全不吃肉,这跟我驱赶动物并不矛盾。”

她很特别,善良却又保持底线,看问题通透却又心怀怜悯,有时候还很古灵精怪。

他好像很难不被这样的人吸引。

夜风经过平原,杨清之从窗外收回视线,低声询问,“先生,浔镇这几天是否会下雪?”

沈傅正昏昏欲睡呢,被他突然的出声给吓得一哆嗦,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嘴巴。

坐直身子,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还真当我能掐算气象不成。”

说完后,话锋一转,“也不是不行,到时候你把那个窖藏的酒给我。”

酒鬼来到岛上后,酒都喝不了几口,他眼馋那杨府的老酒很久了。

狮子大开口,杨清之默默吐槽,反正他又不喝酒,“行,那你掐算吧。”

想当初他对这个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连着几次都被先生算准了,他就只能相信占卜之术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沈傅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龟壳,随意摇晃拨动了几下,在心里算着日子,眉头紧皱。

过了一会儿,才道:“过两天浔镇就会有大雪,会下两三天,还好是瑞雪,无人丧生。”

杨清之得到回答后,就开始默默盘算着。

浔镇年关时有大雪,他早有耳闻,正好那天还能碰上浔镇十天一次的市集。

……

书房里,江昭慈披着一条毯子,两脚盘坐在椅子上,窗户没有关,可以看见外面的月亮,她望着月亮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