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

要解释谢玲与池南桑的关系,就要说到唐家是如何发家。

当年,看着怀孕的妻子,还有据说是双胞胎儿女的彩超,唐德喜是喜的,同时又发愁,觉得肩上担子比先前以为的还重。

至少在谢玲生产时,唐家的情况,尚不如同一个产房的钟家。任谁来看,都觉得唐家的孩子命苦,钟家倒是小康。只要夫妻安稳相处,孩子就能平顺一生。

钟文栋当时还不曾酗酒,更看不出日后家暴的影子。他跑上跑下、忙前忙后,完全是个马上要有孩子的傻爸爸,一切都给妻子买新的、买最好的。

唐德则不然。他走另一条路子,悉心从亲朋好友家要来了小孩子的旧衣服、旧被褥。

两个男人偶尔一起抽根烟,钟文栋的烟十块一包,唐德三块。

廉价的烟草味很冲,烧嗓子。

钟文栋说:“现在小孩儿的东西,贵啊。买件小棉袄,就得一百多。”是感慨,也是隐隐炫耀。

唐德不动声色,说:“小孩儿皮肤嫩,要穿旧的,才不会被扎到。”

两人各有各的道理。

等到孩子出生、妻子出院,唐德决心不能带着孩子一起吃苦。

他联络上起一帮同乡。大家一起来海城闯荡,是听说这里寸土寸金。如今,金子没捞到,还有了两个小负担。他可不愿意让妻儿与自己一起喝西北风。

一家服务人员培训、中介机构,就在一间郊外租来的教室里开张。

然后意外地越开越大,到了今天的规模。有窗明几净的挂牌大楼,甚至在筹划上市。

唐德也越来越忙。最初,他会和妻子一起给双胞胎儿女烫奶粉。往后,儿女要见爸爸,都要碰运气。一周下来,一家人也就能吃一顿饭。

他和妻子感慨:“怀瑾、怀瑜长这么大,像现在这样优秀,都是玲玲你的功劳。”

谢玲笑一下,坦然接受丈夫的夸奖。

在唐德的创业道路上,他遇到了很多挫折,也有许多次转折。

其中最大的转折,是和盛源酒店签订员工培训协议,成为盛源餐饮、酒店项目的第三方培训机构。

至此,谢玲与池南桑的交情开始萌芽。

嗯,到现在,差不多是幼苗状态了。

……

……

谢玲和池南桑说起女儿准备去京市旅游的事时,池南桑瞬间听出了谢玲的言下之意。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事业上的女强人,对于谢玲种种“贤内助”做法,池南桑很看不上。

但她平日和唐德合作,对于唐德的妻子,当然要给点面子。

但池南桑没想到,眼下,谢玲竟然把注意打到池珺身上。

池珺啊。

她那个斗筲之器的哥哥,好像正因为把池珺打发去了京市,而颇为放松。

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池南桑觉得,是时候对池珺释放一点善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