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桃李满宫堂 木兰竹 1878 字 2022-08-28

“那事暂且不说,凌郡公是否真如传说那样,可能为秦王出谋划策?”

“这个我倒不知道。”宁贤道,“不过我曾经和瑾堂讨论过一些曾经的战斗。你们猜怎么着?瑾堂对晏朝每一次战斗都如数家珍,并且其中许多我自己参与过的战斗,我自己都忘记了了细节,他还能记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瑾堂熟读……不,熟背兵书,我从未考倒过他。”宁贤说着,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你们以为借来的兵书都只是刊印后,为国武监准备的吗?瑾堂把每一本兵书都抄了一遍,并且似乎都背下来了。”

“至少我当时好奇之下,故意引导瑾堂评论其中基本我熟背的兵书的内容,瑾堂是全都一清二楚。”宁贤叹气,“若只是抄一次就背下来,显然不可能。明显瑾堂之前就已经熟背这些兵书了。虽然不知道其中一些孤本,他是如何得知的。但他借兵书,估计只是为自己知道哪些兵书找一个合理的来源吧。”

“这有什么奇怪的,凌老国公府中所藏兵书可不少,长公主原先……咳,的家族也底蕴深厚。更别说凌郡公深受陛下信任,进出宫里的书库都是不受限制的。”轩辕豹道,“所谓的孤本,不过是我们自以为而已。谁知道其他家族有没有藏本?谁知道宫里有没有藏本?瑾堂早就看过,也不奇怪。”

“是啊。所以虽然不知道瑾堂是否为秦王殿下出谋划策,真的立下过功劳而不居功,但仅从瑾堂对兵书的了解……”宁贤这么说,其实心中已经肯定了军中之前的传言。

有如此高才的人,皇帝陛下不可能弃之不用。何况陛下一直宠信……甚至溺爱这个晚辈。

估计又和凌蔚的惫懒有关系。立功而懒得居功,害怕封赏受累什么的,非常符合凌蔚的个性呢。

“如果凌郡公的功劳被封赏的话,估计凌郡公再想闲在家中,就会被弹劾吧。”史慈笑道。

如此良将,怎么也该扔进军营中发光发热吧?

凌蔚连四部的侍郎都不乐意做,还去兵营……不可能。

“懒成这样,也难得了。”轩辕豹笑骂道,“要是在我家,估计老爷子会追着他打。”

“听说瑾堂的确被陛下追着揍过……从很早之前就揍过了。”作为太子岳父,宁贤曾经和太子谈论过凌蔚的事,所以知道一些小道消息,“现在也经常挨揍。不过据说陛下都是亲自上手揍,也没揍疼。揍完之后,瑾堂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陛下也无可奈何。”

三位将军面面相觑。这宠的也是没边了,估计普通皇子都没这个待遇吧?

不过想想瑾堂的能耐和性情,他们也能理解。

“这次就让我们看看瑾堂到底有几斤几两。”三位将军斗志昂扬。这对手,要势均力敌才有趣啊。

凌蔚在按照现代军事的标准,训练特殊兵种,想要搞奇袭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假想敌了。

好吧,也不算假想敌……

第一百零五章 完结

当日,秋风吹,战鼓擂,狩猎场上谁怕谁。

两方大将坐镇,观察小组到位,气氛紧张,战情一触即发。

凌蔚去捉了只大白鹅,做了一把羽毛扇。

他带着青色的头巾,摇晃着羽毛扇,露出高深莫测的微笑。

“这头巾还真别致。”第一次见凌蔚扎头巾的太子好奇道,“谁给你扎的?”

“我自己。”凌蔚慢吞吞的摇着扇子道,“这叫纶巾,是华国一位叫诸葛亮的能人发明的。自诸葛亮只有,只要是儒将都习惯扎这么个头巾。”

“诸葛亮,那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蜀国丞相?”凌蔚讲过的故事,太子都记得,“原来这就是羽扇纶巾啊。”

“这装束是诸葛丞相的,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不是诸葛丞相,是周都督。”凌蔚微笑。

太子抓了抓后脑勺,好吧,反正都是故事里的人物,这个他分不太清楚啦。

凌蔚作为军师一类的人物——虽然他能上战场杀敌,但在几位将领中,他还是属于战五渣——自然是坐镇大后方。

这战术策略已经演算完毕,该安排的就已经安排好了,黎膺带着几位皇子一人分几支小队去偷旗子去了,凌蔚就坐在自家的旗子那里发呆。

好吧,既然演习已经开始,就没他啥事了。他就拿着羽毛扇扇风吧。

这等待真是一件愁人的事。凌蔚坐一会儿,站一会儿,又围着旗子转了好几个圈,看了看旗杆的影子,这时间就跟没流逝似的。

简直太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