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桃李满宫堂 木兰竹 2274 字 2022-08-28

这就像是一工匠穷其一生终于成为宗师,却发现没有人让他把技艺传承下去。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传承的人,女人们都十分高兴。

然后宁淑玉就是被这个家族所有的女人教育长大的。

这样的女孩子,当皇后的手段也足够了。

不过她家本来没打算让她进宫。

宠女儿的家庭都不愿意让女儿进宫。女儿终归是要出嫁,要是嫁给别家,哪怕是皇子王爷,宁家和吴家都有底气说打上门讨个公道。

但嫁给太子,成为皇后之后,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自己奋斗了。

第九十三章 太子成亲

虽然有些担心,但能成为太子妃,还是一件让家族脸上很有光的事,所以大致上,家里还是喜气洋洋。

若不是宁贤三令五申,一定要低调再低调,估计宁家下人出门的时候,走路都是轻飘飘的了。

宁淑玉被关在家中,绣嫁妆,继续接受宫斗宅斗深入教育,家中人还请来了被放出来的女官老宫女来给宁淑玉讲解宫里的忌讳。

即使这样,宁贤心中还是不安稳。他想着,若是常乐公主还在京城就好了,他让夫人带着宁淑玉去拜见常乐公主,定能受到不少提点。

除了常乐公主,京中其他公主他都是不信任的。

也有不少公主给他女儿下帖子,他都一概推了。

谁不知道这些公主当年站错了位置,这些年都过得低调无比呢?现在又想开始蹦跶了,也不想想皇帝陛下是那么大度的人吗?

他脑抽了才会带着女儿去接近那些野心一个比一个大的女人。

“女儿啊,你进了东宫之后,可千万别信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宁贤叮嘱了又叮嘱。

宁淑玉垂眸听着,心中暗想,这公主郡主都被爹爹都说成了不三不四的人,爹爹还真是的。

“女儿啊,你进了东宫之后多听皇后娘娘的话,皇后娘娘是有大智慧的人。”宁贤又道,“太子殿下对比他年幼的皇子公主都很好,你一定要拿出亲近的态度,千万别耍心眼,也别端架子,把他们当自家弟弟妹妹亲近。”

宁贤补充道:“这都是凌瑾堂说的,绝对没错!”

宁淑玉听着宁贤几乎每次说一次在东宫的事,都要加一句“那是凌瑾堂说的,听他的准没错。”,心中不由好奇。

凌蔚虽然出名,但深闺中的女儿们其实并不太关心这些。但现在她要当太子妃了,这些都是她需要知道的事。只关注于内院是不信的。

内院和前面是相通的,哪些人需要亲近,哪些人需要疏远,都是她必须知道的。

宁淑玉听着自家爹爹说着太子身边比较重要的人的时候,提的最多的就是凌蔚,并让她见到凌蔚,一定要当老师和家人一样尊重,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太子妃,人家是臣子,就端架子。

太子对凌蔚都是丝毫没有架子,亲近尊敬的很,作为太子妃,自然要跟着太子的步调走。

而且凌蔚是个心软的大好人,对凌蔚尊敬一点,准没错。

在宁贤口中,凌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足智多谋,能掐会算,淡泊名利,古道热肠,心胸宽广,简直完美。

天知道凌蔚怎么给他这种印象。估计武将们对于能和他们和睦相处、立了功又不邀功的文臣,都认为是大好人?

反正在宁淑玉出阁前,凌蔚已经在她脑海中成为一个背后散发着圣光的大圣人形象。

“以后你要是有孩子,一定要和太子提,让凌瑾堂带。也千万别因为孩子跟凌蔚更亲近就吃醋。”宁贤突然想起一则已经被证实的流言,“凌瑾堂教导的孩子,都比常人聪明百倍。不说宫中的小殿下们,就是凌瑾堂的侄子,在他爹寿辰被人逗弄考校的时候,懂得的典故和道理,都赶得上读过好几年书的人了,也不知道凌瑾堂是怎么教的孩子。”

宁淑玉郑重的点点头。虽然孩子的事应该是娘亲来提,她爹爹居然来提这件事,让她很是尴尬。不过正确的建议还是要听的。

她也听闻,太子幼年时候顽劣不堪,愚钝无比,曾经连太傅都气走过,说太子是朽木。结果后来皇帝陛下就不再设太傅,而是让当时还未科举的凌瑾堂来教导太子。

此举曾经被朝臣大为诟病,但皇帝陛下一直坚持,即使凌瑾堂并没有在东宫任职。

而后凌瑾堂三元及第,又在朝中崭露头角,皇帝陛下才给了凌瑾堂太子少傅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