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桃李满宫堂 木兰竹 2349 字 2022-08-28

凌蔚明摆着有皇上护着,现在看来,居然还被秦王护着。他听汉王和自家侄子谢霖安说,凌蔚就是个投机取巧的,在宫里也就是个伶臣般的逗人发笑的地位,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如此?

至于凌蔚在文人中的口碑,谢荣又不是文人,他是勋贵。那什么清贵的文人雅士,他向来是看不起的。让他侄子走科举道路,也是因为皇上看重科举而已。

谢荣心中决定对凌蔚重新评价。难道自家侄子和汉王都看走眼了?还是说凌蔚隐藏的很深?骗过了谢霖安和汉王?

黎隶全当没看见臣子间的针锋相对,在介绍完之后,就把凌蔚赶去皇子那边,让他和同辈人好好交流感情。他就继续跟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外加评价这一帮新科进士。

凌蔚离开后,虽然进士们先酸了一下,然后发现,凌蔚不在酒席上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没有人一下子把风头抢光了,自己也终于能展现出才华了。

……凌蔚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几位皇子。

毕竟这么多年来频繁进宫,虽说多接触的是小殿下们,但十次进宫,好歹也有一两次见到其他皇子,客套几句也是有过的。

当然,再深入的接触就没有了。

毕竟之前凌蔚表现出来的并没有什么值得皇子们看重的(针对大皇子),皇子们也不会在宫里故意表现出对谁感兴趣(针对其他皇子)。而且,这些皇子见到凌蔚的时候,凌蔚要么在帝后身边,要么在小皇子小公主身边,也不可能说什么话。

所以这么“深入”的交谈,还是第一次。

黎适虽然对凌蔚很没有好感,早就在心中给凌蔚打上了“太子鹰犬”的烙印,但他又不是智商有问题,当着凌蔚的面,还是表现的很礼贤下士。

不过他的这种礼贤下士,在他胞弟黎瑚殷勤的态度的对比下,就显得特别……尴尬。

怎么说来着……黎适是端着皇子和王爷的身份,对着一个地位低的人表现出身处高位者对有才华之人的亲近;而黎瑚就是对于一个有才华的自家兄弟的亲近。

如果没有对比,还能显得黎适特别具有亲和力。但和黎瑚一对比,就显得对凌蔚不够尊重。

他胞弟都把凌蔚当同等地位的人,他有什么资格以为自己是上位者?

黎适看着和凌蔚勾肩搭背挤眉弄眼表现出自己的亲近甚至敬佩之情的自家弟弟,再次在心中升起一种,如果这不是他弟,一定要一把掐死的冲动。

在黎瑚的“坏榜样”下,其他皇子也有模有样的把凌蔚当做了自家兄弟看待。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但是表面上是如此。

不过,或许,他们在心中也是如此想的。

毕竟这可是他们父皇亲口承认的“外甥”。

常乐公主虽然实际上和皇室没有血缘关系。但有时候血缘关系什么的,也并不是那么重要。常乐公主受封长公主,是写进皇家族谱的先皇后嫡女;而其他真正有先皇血统的公主却没有加封。仅凭这一点,就让他们对常乐长公主的一双孩子有了不同的态度。

黎适那种已经把自己放在了储君的位置上,态度上也带着未来皇帝的高傲的心态,其他皇子都是没有的。

他们未来也就是王爷了,即使和太子是亲兄弟,但是看着凌蔚和太子的亲近,他们这群亲兄弟不一定比得过凌蔚这个表兄弟。

大家现在都是父皇的臣子,将来都是太子的臣子,所以有什么好高傲的?

凌蔚也感觉到这几个皇子的态度,虽然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亲近,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因为汉王那种态度,黎适还以为这几位王爷也是那种天天想着把太子拉下马,甚至谋朝篡位的那种野心家。结果大家虽然性格……咳咳,各异,但是智商和情商都是在线的。

这三位皇子跟凌蔚之间的话题各不同,非常符合他们自己的个性。

黎瑚是不断询问凌蔚海外的趣事,那样子,若不是晏朝造船和航海技术不发达,他就想环球旅行一样。

“什么时候我也能去看看瑾堂以前呆过的国家。过了这么多年,华帝国的国土不知如何了?”黎瑚十分心疼。

凌蔚在心里呵呵黎瑚一脸。这遗憾劲儿,这位是直接把他虚构的华国的国土视作晏朝的国土,准备去海外抢占了吧?醒醒吧孩子,现在晏朝的技术还不能支撑长途海上旅行的,不然他敢编排自己海外的身份吗?不过就算能,他也敢。毕竟现在没有卫星,地球又是圆的,谁也不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大,有多少块陆地。所以就算他们环球旅行一圈,但谁也不能证明他们就把世界上所有陆地都找到了。

没有卫星的时代,海外身份就是这么好用。

黎瑚的兴趣点还算正常。黎骏就是和凌蔚谈论诗词歌赋人生哲学。

凌蔚听着黎骏已经询问着“真我”“假我”“我非我”时,对黎骏那忧郁的眼神雷的半死。

这位到底是文艺青年还是哲学青年,还是说文艺青年和哲学青年是共通的?你刚才不是还在和我讨论诗词歌赋吗?我们好好的讨论诗词歌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