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国公 十二侯爷

大流寇 傲骨铁心 1081 字 2022-08-28

晋、楚,都是春秋时的大国。

至于大哥陆文亮是否封王,陆四问过顾君恩他们的意见,众人意见竟是一致,那就是既然少都督获封亲王,那少都督的父亲便没有必要再封王,且陆文亮将出任江北巡抚一职,所以更没有必要封王。

而且父子同时健在且同时封王,有违礼制,于宗法也是不合。

陆四再三考虑,没有坚持己见。

倒不是舍不得给文亮哥封王,而是他不能让大顺的王爵变得跟广西老表的天国一样烂大街。

再说,文亮哥自起事以后并不曾参与大的战事,给其封亲王于功绩而言有些说不过去。

但是对于政务院拟出的六十八名封爵名单,陆四却做了修改,删去其中大半,只定亲王以下国公四人、侯爵十二人、伯爵二十四人。

连同亲王在内,也就是隆武朝立国之始,与国同戚勋贵共四十二人。

首先被陆四从封爵名单拿下的是李自成所封崇祯太子朱慈烺的宋王、定王朱慈炯的定安公、崇王朱由樻的襄阳伯、邵陵王朱在城的枣阳伯、保宁王朱绍圮的宣城伯、肃宁王朱术的顺义伯。

前明宗室一律不封爵,这是陆四给这次大封爵定下的原则,以后则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比如弘光帝要是开门迎大顺天兵,看在其听话懂事份上,陆四怎么也要给人家一个国公的,还得世袭。

以上诸前明宗室除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下落不明外,其余几个其实都在顺军控制区内,包括那几个山海关之战后被李自成释放的前明亲藩。

前明宗室不封爵以外,这次大封爵又要结合顺、淮两方面历史因素,首先陆四承认李自成于永昌元年所封爵位,只要这些人健在并且不曾降清或降明,那么他们的爵位于此次封爵是继续保留的,若有新功则可视功劳大小斟酌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