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他精神专注起来,也忘了身边正翻着卷子的方提学,提笔凝神,流水价写下了一句堂皇正大的破题:“春秋两纪兵事:有序外君主兵而见其罪;有序伯主专征而见其罪!”

这两次纪录兵事,一是宋公带兵讨伐喙皇瞧牖腹ヌ殖洞呵铩芳锹贾卸加们实愠隽怂堑淖镌稹R蚱牖腹谑迥甏褐詈罨崦酥幸殉砂灾鳎栽谄铺庵刑匾浴安鳌薄簿褪前灾鳌复渖矸荨?/p>

诸侯不得私自用兵,霸主不得专权征伐,宋伐嘤肫敕コ绞露际遣痪粗芴熳又铮洞呵铩菲衲芑溲云渥铮?/p>

作者有话要说:  考题一是钦定四书文校注中选的,清代张江 作

考题二是明代进士登科录第十二本里的 作者 林贞相

春秋合题参考 《论截搭题》 李光摩

春秋大义 参考清皮瑞锡 《经学通论》

第12章

虽然宋、齐两国都有不奉天子之命,擅自举兵讨伐诸侯之罪,但题目将两战并列,让考生以这两段为题,肯定不是简单的让人一同批判。读题的时候要先仔细体味题中两段文字,两段文字中的主语是有微妙差别的。

——《春秋》按对人物的称呼用词不同,显示出史官对他们的尊重等级不同。如称某国人低于称名,称名又低于称字,称字低于称官职……

主语的差别也就体现了史家褒贬之意。

宋伐嘁欢沃卸运位腹系闹詈畲缶某品ㄊ恰叭恕保纭八稳恕薄捌肴恕薄佰ト恕保欢谄敕コ欢沃校灾詈畹某坪羰恰捌牍薄俺潞睢薄安懿薄靶砟小币焕唷?/p>

这个小小的区别,并不是因为前者指代大军,后者指代会盟的公侯,而是表现了史官对这两场征伐的主持者评价的差异:按《左传》中,齐桓公讨伐楚国中途,停留在陉亭,向楚臣宣告的讨伐理由即是楚国不为周王朝上贡苞茅,影响了天子祭祖。祭祀是国家大事,齐桓公为朝贡、祭祀事讨伐楚国,虽然未奉天子之令,却也有尊重周天子权威的意思。

故而史官记录这段史实时,在诸侯的称呼上就依公侯原本身份来,而不像对宋公那段一样以“宋人”相称。

这个阅读理解做不到位,写桓公的那两扇议论里就有一半要跑偏了。

《春秋》虽是史书,但孔子编《春秋》时,“笔则笔,削则削”,成书后存留的史料都是为了体现“尊王道、讨不臣”这个思想的。所以作文的时候不光要斥住宋、齐两国诸侯之罪,还须要结合左传内容,褒扬一下齐桓公在讨伐楚国中表现出的尊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