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楚王芈槐

此时,天气正好。

楚,寿春宫中。

楚王正与令尹景鲤,坐于高台之上,品茗纳凉。

左右有侍女舞扇,前方有舞姬动人,好不惬意!

这上好的茶叶,就出自夷陵之地,经过了秦人的炒制,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芈槐纳闷了,以前怎么就没有察觉,夷陵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事物。

齐赵攻燕,秦王攻韩,今年一开年,天下就面临诸多大事。

两个月前,韩国使者张翠,曾来寿春,请求于楚国发兵,救援韩国。

楚国已经迁都寿春了,寿春的西北方,就是新郑,所以这韩国,是秦楚两国间的一道屏障,最后的一道屏障。

说实话,芈槐的心中,很有援助韩国的想法,自他即位以来,他就有攻秦之心,只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弱罢了。

去年,秦楚联盟,秦王以父尊之,这让他很受用,回到寿春后,楚王威名大振,楚国各地,无不有向王之心。

其后,秦王又出谋划策,令子兰和唐昧两人,去攻伐百越,开辟南海之地,这一路上攻城拔地,无往而不利,要不是因为这些好处,他真就要援韩了。

现在,他又听说秦王的都督,率军二十万,将新郑围住,没鼎一战,秦国又歼韩人五万大军,此时此刻,韩国有灭国之威。

这让芈槐的心,又躁动起来了,韩国嘛,还是留着好。

“大王,昨日传来消息,公子大军,已抵达南海,然而,百越之地,缺少教化,不少氏族,还须得继续征伐,所取城邑,也须得大军镇守,因此,公子上书提议,暂不归师,且在百越修筑南海、桂林二城。

再从南海开辟北上的海路,以秦人之策,大造船只,登于会稽,令我楚人,有南下捷径,三年之内,良田可定,教化能开,城邑方安,再行归军,还有秦白驹一军,也上报秦王,当留之镇守!”

子兰暂不归师的事,先说给了景鲤,景鲤又借今日之机,说给楚王。

对于子兰的把戏,景鲤心中还是有数的,不过嘛,这样也好,谁让他拥戴的人是子兰呢。

楚国对百越之地的征伐,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进行过了,只是那里多山少人,又难以统治,才将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北方中原去了。

现在子兰不归,景鲤也着实好奇,这百越真的就这么好吗?

他不知道的是,秦大农司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以秦国的教化和治理,百越真的可以很好。

听闻此话,楚王面上表现出了不悦。

“哼,城池修筑,何止三年,多则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也是有可能,难道这百越千里之地,都是子兰的封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