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惠文后之亡

“姬职,你大爷的!”

咸阳宫中,秦王拿着刚收到的信,口中骂骂咧咧的。

他原先以为,这六国血盟,六位君王各有所思,必定不能成气候,就连乐毅自己都亲口说过,六国君心不同,这血盟也肯定不能为一了。

这下倒好,六位国君不仅是自己都去了,而且还一同朝天起誓,说什么六国攻守为一,血脉相连。

那既然都攻守为一了,秦国在想要攻取其中任何一个,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眼前立着这么大的一块铁板,遮住了视线,真是叫人不好受啊。

乐毅和姬职的话,就一个字都不能听。

还是苏秦的想法是对的,既然六国能联合在一起了,那寡人也可以联合齐楚两国,让我等三国,对他们形成包夹之势,以免那第一任盟主魏嗣突然抽了风,联合起来抗秦可就不好了。

别说谋取河东,现在别人不来攻打你,就已经不错了,要再等到诸国形势有变,或许就要到乐毅伐齐的时候了,这时,秦国才有机会,攻取河东之地。

这是一个坏消息,幸好还有一个好消息,让秦王心情不至于那么坏。

蜀郡郡守赵颉上报,说水家弟子芪伯,已经确定了都江堰的修建,现在就只等着得国务府的令下了,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有了这都江堰,可以说秦国的粮食产量,必定能够再上一层楼。

巴蜀之地,若得水利,其肥沃程度,足以和荆襄两郡媲美,要是在这些地方大面积地种植水稻,别说是一年能两熟,就是一年三熟都是可以做到的。

不过,这早稻技术要等到唐代,才会慢慢被发现,农业这个事情,寡人也弄不懂,虽然种过几年地,但毕竟是个北方汉子,种一种高粱玉米、土豆马铃薯什么的还差不多,至于水稻,想想就算了。

不知道现在的农家,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要是找个人提点一下,能不能研究出这些东西呢?

唉,穿越最好的职业,并非医生,也并非特种兵,更非码农了,像寡人这种直接做王的,还是农业专家比较好,此乃本也!

真要是有了一年能三熟的水稻,不知能养活多少人呢,秦国国力,直接能翻上一番。

唐代距此还有九百多年了,算了起来现在的天气,应该比那时候还要热一些才对,所以这种植水稻的办法是可行的,就看能不能有早稻的技术了。

想到这里,嬴荡当即下了令,并且督促赵颉,务必在几年之内,就责成此事,若是有一应所需,可上报于国务府,又加封芪伯为秦都江中大夫,专行这修建都江堰一事。

想了一想,秦王还觉得不够,又派人说与司马恒,开始留意农家弟子。

还未等这些令下完,未阳就急匆匆地从寝宫外跑了进来,似乎是十万火急!

“大王,太后请见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