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古典音乐之王 莫晨欢 2724 字 2022-08-28

当一段熟悉温缓的旋律从闵琛的手指间流淌而出的时候,戚暮浅色的眸子微微睁大,到这个时候他才终于明白了这首陌生而又熟悉的曲子到底是什么!

——《月光下的暮色》。

仅以戚暮的耳力而言,这首曲子应当分为了四章,以a大调起奏,如果按照闵琛过往作过的钢琴协奏曲来分类的话,应当属于《a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戚暮却总是觉得这首曲子还是差了一点什么。一般而言,一首钢琴协奏曲在没有乐队的伴奏下,仅仅是由钢琴来演奏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照样能够表现出音乐的主题,可是这一首《月光下的暮色》却让戚暮觉着差了一种很重要的声音。

就好像盘龙将飞却缺了龙眼,又好像阵法将启又少了阵心。

戚暮困惑不解地蹙起了眉头,等到一曲结束后,他才好奇地问道:“这首钢琴协奏曲你是打算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不是和乐队合奏吗?我认为好像有一点奇怪的地方,你没有把它写完?”

谁料闻言,闵琛却是不动声色地勾起薄唇,抬眸望他:“你认为……这是一首钢琴协奏曲?”

“难道不是?!”

在戚暮惊诧至极的目光中,闵琛淡定从容地说道:“这是一首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合奏的奏鸣曲,叫做——”

“《The twilight in the moonlight》。”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年前,在浪漫绮丽的唯美之都巴黎,朦胧清澈的月光轻缓地从天空中徐徐撒下,照耀在青年白皙俊秀的面庞上,形成了让闵琛永世难忘的美丽之景。

从那时起,世界上就诞生了一个名字——

《nlight》。

《月光下的暮色》。

半年前,戚暮曾经和闵琛手把手地弹过这首《暮色》。当时这首曲子还十分的舒缓温柔,虽然只有一小段旋律,却已经让戚暮感受到了其中蕴藏的精美绚丽。

而如今,等到这首曲子几乎成了型的时候,戚暮更是发现,《暮色》的四段乐章已经臻至完美,无论是从技巧难度,还是感情表达,都似乎达到了某个顶峰。

“这竟然是一首钢琴、小提琴合奏的奏鸣曲?!等会儿……钢琴和小提琴……前几天我看到那个半成品的乐谱不会就是这首曲子吧?!”戚暮惊讶地看向闵琛,他想了想,又问:“那是小提琴的乐谱?!”

闵琛抬眸看他:“嗯,是小提琴的半成品乐谱,只剩下第四乐章的最后一部分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戚暮再也无法掩饰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他直接坐回了钢琴凳上,开始仔细地询问闵琛关于这首曲子的详细情况。

一首卓越出众的音乐作品,对任何一个音乐家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珍宝。

而且这是一首奏鸣曲,还是一首优秀的小提琴奏鸣曲,这让戚暮怎能不激动?现在的他甚至恨不得赶紧亲耳听一听,这到底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大概是因为主修钢琴的缘故,在闵琛写过的曲子中,小提琴协奏曲是不多的,大多数是钢琴协奏曲。比如戚暮曾经在s市交响乐团百年庆上演奏的那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闵琛少数的几首小提琴交响曲中的其中一首。

当初戚暮刚刚在华夏见到闵琛的时候,在那场谭老和杜胜组织的个人独奏会上,卡尔教授曾经这样说过:“奥斯顿,你们两的音乐风格真的很像。”

作为学院派的代表人物,卡尔教授对于古典音乐具有独到细致的感悟,绝对不会产生判断失误的情况,这就说明——

戚暮和闵琛的音乐风格,真的很像。

音乐风格这种东西听上去非常玄乎,似乎每个人的音乐风格都与其个人的经历、感悟等有关。但是事实上,即使是人生经历大不相同的两个人(比如闵琛和戚暮),在某个方面而言真的可能拥有极其相似的音乐风格。

比如这两人都是在高超卓越的技术基础上,拥有细腻丰富的感情。他们对声音的处理更偏向于挑剔完美的古典主义派,音色正统清亮,琴声委婉迷人。

比起温柔唯美的印象主义、浪漫主义,如同教科书一般完美正统的音乐,正是戚暮和闵琛最为突出的特色。

恰恰是这样对每一个音符的强弱、节奏和高低都苛刻到了极致的挑剔认真,才造成了戚暮华丽清朗的小提琴风格,也造成了闵琛绚烂华美的钢琴风格。

一个与自己的音乐风格如此相近的作曲家新写出来的小提琴奏鸣曲?

这简直就是“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