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重生之太/子/党 楚清明 2037 字 2022-08-28

都蓝倒是没有动怒,心平气和地解释:“与其等士兵们都被汉人磨去了士气,不如趁现在出其不意。”

阿米尔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执行父亲的命令。

虽是被迫出战,但都蓝也没有失了谨慎之心。他先派出先锋做试探,见汉人毫无察觉,才下令指示大军分作三批过河。

此时虽已入春,沧澜河水并不如汛期那般湍急,然而冰冷刺骨的河水还是给突厥人带来不少麻烦。

第一批士兵过河时,余下之人手持弓箭小心戒备,然而并无异状发生。先过河的士兵们顺利上了岸,但马匹却被刺骨的河水弄得战战发抖,不安地跺着马蹄。士兵们要安抚战马,因此松了警戒,于是待第二批人刚行至河中央时,汉人兵马忽然杀了出来。

突厥骑兵见状立刻上马,然而战马根本不听使唤;一半的士兵还在河中,根本来不及上岸支援,仓促应战之下,很快溃不成军。

阿米尔还在对岸,见状脸色瞬间变了,大声命令士兵放箭支援。然而距离太远,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

都蓝大声命令士兵们舍弃无用的战马,化身步兵排阵反抗。突厥人训练有素,眼看着原本溃乱的队伍又渐渐集结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从突厥大营的方向猛地冲出一支数千人的队伍,照着阿米尔所率众人杀了过来。

这数百人是崔世青精心挑选的精兵,趁佯战吸引突厥人注意时悄悄绕至其身后,此时出来杀敌军个措手不及。

看见这只鬼魅般忽然出现的队伍,对岸的突厥人士气大跌,眼看败相已现。

都蓝一部已被汉军包围其中,阿米尔见营救无望,咬了咬牙,下令残存的三万人马全力撤退。

崔世青这支奇兵毕竟只有数千人,抵挡不住突厥人的全力冲击,最终叫阿米尔带着一队人马逃出生天。

不过都蓝以及数名突厥将领,此时已经无力回天。

——

崔容合上手中账册,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先是南疆平叛,后又与突厥大战,大周几乎全部的兵力都分散出去,粮草、兵器、冬衣……每一项都是一笔繁杂又庞大的开支。

他自从接管了赵瑞林的差事,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拼尽全力,也才保得各方所需没有出什么大纰漏。

可是这仗再打下去,才充盈没几年的国库眼看着又要空了。崔容心里有些发愁,于是便无心睡眠,索性起身准备去院子里走走。

宝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头垂在胸前,显然早就睡熟了。崔容有些无奈地摇头笑了笑,也不惊动他,自己悄悄推开了门。

他刚伸了懒腰,忽然停住了动作,侧耳凝神细听。

远处传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声响,声音不大,不细心几乎不能察觉。崔容仔细分辨了半天,觉着那声音乱糟糟的,却越听越想什么人在呼喊。

此时正值多事之际,崔容无法忽视心中涌起的不安,便返身回屋叫醒宝儿:“你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小心些,快点回来。”

宝儿揉着眼睛出去了,崔容在府中等候,却是越来越无法安心。

过了大约一炷香,宝儿神色惊慌地报了回来:“少爷,不好了,外头四殿下说太子殿下‘弑父欺兄’,带着神策军往皇宫杀过去了!”

崔容一听,惊得忘了动作。

神策军,那是长安城的护卫军,什么时候跟杨禹混到一起去了?杨禹明明被软禁在府中,又怎么出来了?他们,这是要逼宫吗?!

想到“逼宫”二字,崔容终于想到杨进,立刻清醒过来,抓住宝儿问:“你可看清楚了?有多少人,什么情形?”

宝儿也知情势严峻,说话都带了颤音:“看、看清楚了,大约有上千人,一路举着火把,喊着口号,四殿下在最前头……少爷,怎么办啊……”

崔容强行定住心神,脑中迅速运转起来。

这几日因为忧心北地战局,杨进一直宿在宫中,身边并没有带多少人。宫里防卫倒是他换上的亲信,应该不至于有问题……

皇宫本来修得固若金汤,若宫门能守住,还有回转余地。怕就怕宫里也有杨禹的奸细,而一旦宫门被攻破,寥寥数百人的护卫,但面对这样精心策划的叛乱,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崔容想得满心慌乱,提步就要往外冲,却被宝儿死死抱住:“少爷!少爷!你可别乱来,外面刀剑不长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