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重生之太/子/党 楚清明 2126 字 2022-08-28

趁着这几日的空档,崔容又去了次丰裕斋。

因为朝廷开仓往官行放了一批粮食,米价基本稳定了下来,没有继续再涨。但崔容知道,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平静。

此次欠收规模之大,程度之重,此时还没有传到京城。真正严重的粮荒,要到年后才会集中爆发。

长安城里,有些聪明的人家也嗅出几分异样,因此并没有减缓采买的动作。这也是虽然朝廷干涉,但米价仍未回落的原因。

若将手中的粮食屯到年后再抛出,无疑会获利最丰。但自从崔容知道黑衣骑的事之后,便吩咐张氏仅留够自家所需,将多余的货逐批抛了出去。

他可不想等黑衣骑开始清查米市的时候,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按照崔容的吩咐,张氏每次出手的货物量并不多,就好像是个普通的农户一般,游走于多家米行,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崔容查完账册,感到十分满意。虽然难免小小亏损了一部分,但仍然比他最初期望的要好上一些。

崔容盘算着,等手里的货出完,再添些银子,又可以盘下一处庄子。眼见普通百姓的困苦,他深深感到真金白银的重要。

别的不说,就算日后从崔府分户出来,有了钱也不至于太过辛苦。

崔容对崔怀德的爵位没有兴趣,也并不打算在崔府耗尽一生。他要对得起老天给他的重活一次的机会。

不过,崔府的势力,倒不妨借用一下。崔容觉得自己这几年有点意气用事,应该适时卖个乖,设法多弄几处铺子庄子到手才是。

想到此节,崔容只觉豁然开朗,心情大好。他给了丰裕斋那名叫李福的伙计几钱银子,让他去得意楼叫了酒菜,说给众人改善伙食。

李福做事机灵,如今已经升为一等伙计。他接过银子,笑着对大伙儿喊道“东家少爷请大伙喝酒吃菜”,立刻引起一片欢呼声。

得意楼的好酒好菜满满摆了两桌,一桌在外间犒劳伙计们,另一桌,崔容只拣了几样张氏爱吃的,摆在里间。

他替张氏夹了一筷子菜,又想起来,叮嘱道:“乳母,如今市面上粮价又高了,店里点心的价格也该再涨一涨才是。”

张氏闻言面露难色:“少爷,如今来店里买点心的人已经不比从前,要是再涨,我怕……”

丰裕斋用的原料都是涨价前屯的,并未受涨价风波的影响,张氏便一直没有提点心的价格。这段日子客人虽然有所减少,但还是同行里面最多的,也保住了店铺的利润。

如果丰裕斋也提了价格,这方面难免就会失去优势。

“无妨,这种时候,不涨反而古怪。”崔容解释:“再说,还买得起丰裕斋点心的人家,并不会在意这些。”

张氏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便笑着应下了。

——

几日后,宫里的旨意出来了,令礼部尚书段临海的三子段柏为六皇子伴读,即日起入宫一同学习。

当日文试,段柏不过排在第五,总体算起来和崔世青也不相上下,不知怎么就入了皇上的眼,令得到这消息的崔世卓十分不平。

“你知道什么,据说这段柏,是老六亲点的,也不知这小子吃错了哪门子药。”二皇子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起自己弟弟。

“啊?”崔世卓原本正打算痛斥崔世青,这下愣住了,茫然地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六殿下怎么会认识段三郎?”

“你问我,我问谁去!”二皇子没好气地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这么点事都弄得不顺利,让他很是恼怒,连带看崔世卓也不顺眼起来。

崔世卓已经受了好几日训斥,却不得不忍着,心里将这笔账一股脑儿算到了崔世青头上。

回了崔府,崔世卓便找来自己的贴身小厮,叫他安排人手盯着崔世青的院子。他倒要瞧瞧,自己这位堂弟整出这么多事,到底是想干什么。

——

如果说第一道旨意多少有所猜测,那宫里的第二道旨意,几乎让崔府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当日过午,宣旨的太监带着十几名内侍浩浩荡荡降临尚书府,引起一路围观。

崔怀德接了消息,心中忐忑,让侍女替他穿戴好官袍,带着全府在门口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