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吃完饭,有人来把碗收走。他们有的没的闲聊了几句,然后祝云锦确定不会有看守再来回走动了,就把梁泊雨叫了过去。

祝云锦本家居金陵,祖上世代都做锦缎生意,他出生的那年祝家被钦点负责织造提供给皇家的御用云锦。祝云锦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后来家里为了让祝云锦能栖身仕途就出钱送他进国子监做了例监。可同年祝家因韩国公李善长被打为胡党一案受到株连,最后只得祝云锦一人逃出金陵。

平松上跟祝云锦从私塾起就是同学,自幼相识、竹马之交,同入国子监之后更是形影不离。当年事发突然,祝云锦走得匆忙,两人国子监颉芳苑一别至今已经十余年未见。

半个多月前,黄子澄的人抓住梁庸、查清了夏纪的事之后自然也知道了夏文敬也在大宁出现过,所以黄子澄就对夏天也起了疑心。不过这些他都没有禀报皇上,而是暗中捉拿了夏纪又跟夏天密谈了一次,最后两人达成协议:夏天帮他用梁庸迫使梁泊雨反燕,事成,黄子澄不仅帮他们父子隐瞒实情还会放了梁庸和夏纪。

只是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夏天不会真心帮黄子澄,黄子澄也不会真的放过夏天。这样因为黄子澄不信任夏天,就派了平松上去协助他,所谓协助实际上也就是监视。可光监视不够,黄子澄还不允许夏天用都察院的人和金陵的监狱。

关押梁泊雨他们的地方其实是北固山悬崖绝壁上的一个山洞,看守全是平松上和黄子澄的人。而现在京中正在备战,兵部抽不出多少人来,所以留在这里的就大部分都是黄子澄派来的御林军和宦官。

另外,由于黄子澄本人现在正在苏州募兵,无法亲自过来监督,他临走的时候就让人在这山洞附近埋了很多炸药,并下了一道命令:如事败,燕军破城,则玉石俱焚。而炸药埋藏的地点和引线的位置只有一个人清楚,但这个人是谁,却没有其他人知道。

也就是说,现在被关在这里的人要想靠阻止引爆炸药来逃生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出去,只有两个方法:要么梁泊雨按照夏天说的做,但那还得是在能够保证燕王会撤军和黄子澄不会反悔的前提下。要么在燕军破城之前逃离这里,可这里地势险要,又有为数不少的御林军把守,梁泊雨他们有九个人,其中还有一个是自己不能跑的。就算是出得了牢门他们也下不了北固山。

祝云锦跟梁泊雨说明了自己知道的情况,又说拿钥匙、送饭和驻守在山上的是黄子澄的人,在牢房之内负责看守的是平松上的人。而平松上认为燕军已经势不可挡,本来就没指望抓了梁氏父子能扭转乾坤,现在又见了祝云锦,就更没心思管他们的事了,但黄子澄派来的都是死忠,不能不防,说话的时候要避开那些人。

如此一来,说到重要的事情就不能大声嚷嚷,于是他们就只好一个牢房一个牢房地来回传话。一开始梁庸说让梁泊雨先假意答应背叛燕王,然后再想办法带兵回来救他们。可梁泊雨坚决不同意,他说那样太冒险,而且黄子澄那老狐狸没准儿已经安排了人在他离开之后再换另外的地方关押剩下的人,要是那样就惨了。

结果折腾了大半宿,他们最后得出个结论:必须在燕军攻城之前想办法跟外面取得联系,找人来救他们。那么现在唯一有可能能帮他们的就是平松上,而说服平松上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祝云锦的肩上。

第二天平松上来了,威胁了一番说要是梁峥不肯答应要求就会把他们全都炸死。随后他身边一个太监模样的人提出要随便拉出去一个严刑拷打,逼梁峥就范。平松上反问了一句,“你就不怕过几天梁大人要真是帮皇上除了燕王回头找你算账吗?”

那人立刻哑口无言不再多说什么了。

下午的时候祝云锦装病,平松上来把他提走了。

晚上祝云锦回来说上出要考虑考虑。

夜里平松上派人来又把梁泊雨提走了。

见了梁泊雨,平松上说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感谢他这几年对祝云锦的照顾。梁泊雨适时把之前离开大宁的时候梁庸给他的那半块玉珏拿了出来。

“这是……”

“家父的东西。”

平松上想了想,明白了。抬手在桌上一扫,玉珏收进袖子里,“你不怕我……”

“不怕。橦华肯信的人,我也信。”

梁泊雨被送回去之后表示等消息就行了。一宿无话。

第三天平松上没有出现,已经没什么事可商量了,闲得无聊,梁泊雨又开始琢磨着怎么能让夏天搭理自己。想想叫他他也不会理,一会儿梁庸又该骂了。

干脆!梁泊雨目光一转,“小三儿?!”

“啊?”唐小三本能地应了一声。应完了他又赶紧去看夏天。

夏天没什么反应,依然坐禅入定了一般盘着腿闭了眼睛不动。

“小三儿,那天你们坐船走了我没追上,你们是怎么回的金陵啊?”

“嗯……就是上了岸就回去了,挺顺利的。”

“哦,那回家之后呢,上朝之后呢?皇上没问是怎么回事?”

“回家之后啊?”唐小三忽然觉得作为一个体贴的下人,他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梁峥知道夏文敬为他所做的事。

“回家之后大人就求老爷帮您,老爷一开始不肯,大人就跪着不起,不吃不喝,后来跪着跪着老爷就答应了。”

“啊?!不吃不喝?几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