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显然乾隆觉得永珹的心智,已经能达到学习政务的时候。再上朝时,一群中老青年中赫然站立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小萝卜头,自然是惹人侧目的。众位大臣上朝时还能憋着,下了朝自然是相互八卦一番,揣度起圣意。

永珹正式开始了他的听政见习之路,在早晨的朝会上,他听着大臣们提出各项条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不同意见的会相互讨论辩驳,再由乾隆最终决定出采用何种方案。

这种现场观摩实际政令的下达,让他学到了以前不曾接触过的领域。比在上书房里单纯的纸上谈兵吸收更快。乾隆欣慰地发现儿子的又一优点,小小年纪,对着枯燥的政务就能听得进去,这样看来资质就要胜过他小时候。

又一日早朝,乾隆绷着脸让和亲王宣读了一份折子,是四川总督写的。大至内容是:清军与金川的作战陷在僵持阶段,请求皇上示下,是否继续的坚持,是的话他们军需又不足了,申请拨款拨粮。

和亲王念完后,众臣小声地谈论开来。要说对金川的做战,清军已经拖了三年还没什么进展,两方输赢各半,总是不能将叛军一举歼灭。这是当时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而且消耗的银钱物资绝不是个小数目了。民间对此战毁誉参半,朝堂上也分主战和主和两派。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前方作战的士兵们久功不下,士气自是大不如前,而且因为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各种不适应,当有小捷之后,又常会被叛军找回场子。当年挥师入关的千里铁骑,到了山地丛林里就变得束手束脚,换了几个将军都没用。

而乾隆则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曾经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在这场让人无力的战争里,就像是个笑话。如果他现在撤军,少不了要得个穷兵黩武的恶名。如若不撤,又是在迁制着国库,枉然费钱而已。

这事儿在朝堂上不只讨论过一次两次了,众臣议了又议,乾隆被他们吵得脑仁生疼。让大臣们回去仔细权衡后再拟成折子,当旁听生的永珹也不例外。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却引出一番轩然大波,也让乾隆惊喜不已。事情的缘由就是永珹的那本类似家庭作业的折子。

其实永珹一直是个做事认真的小孩,每次的家庭作业,虽然师傅们不说,对他却是相当满意的,夸奖的话不在他面前说,却在乾隆太后那里不知提过多少遍。乾隆让他对金川的战事拟个折子,又没规定上交的时间,他就有充分的时间去收集资料,再用他已经定型的思维模式去分析组合得到的信息。

他四年的军校可不是白念的。从战前政府与当地地方政权的矛盾根源,到开战前后双方的立场和民众心理,到参与战争的几任将军的才能与实战对照,后期银钱的预计损耗等,洋洋洒洒一大篇。

不仅震住了乾隆,也同样震住了满朝的文武百官。让众臣不得不重视起这个一直以来,在朝上一言不发只是聆听的孩子。他不只是个孩子这么简单,还是君王最看好的皇子,是未来皇位的热门继承人,仅仅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长成为众人只来得急仰望的存在。

不管别人心思如何,乾隆是惊喜的,他拿着这份字字珠玑的奏折,表神高深莫测地让户部和兵部拿去各抄撰一份,好好研究它的可行性。虽然乾隆连句责备的话都没说,下面接旨的两位重臣却是冷汗连连,若是事实证明他们整个院部的精英们,连一个才入朝听政的小皇子都不如,那么他们是否配得上头上的顶戴,就非常值得商榷了。面身为一部的长官为了保住老脸,不用皇上开口,还是直接卷铺盖滚回老家的好。

事实上得出的的结果是,永珹的折子经鉴定,确实是三年来对于这场战争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书面性宝贵资料。也是一直以来,唯一一份运用集合了各种超前知识于一身来分析战争的兵家著作。兵部将这本册子视为至宝,以后每有战事,都会按照这个形式,拟一份分析用来留存和呈给皇上过目。

而户部则是在完整地看过计算过永珹所预估的后期损耗后,坚定地和兵部持一致意见——请奏从四川撤兵。

所以庄严的朝堂上出现了这么一幕:乾隆深邃的目光扫过出列请命的户部和兵部尚书,再看了眼自从扔出那份奏折后就开始事不关已,无辜得仿佛他什么都没做,从头至尾都是个旁听生的乖小孩,乾隆从御座上起身,让吴书来宣读了一份早就拟好的圣旨:军队在两个月后撤出四川!

这多出来的时间是预留给停战谈判用的。乾隆的底线是:金川称臣,交税,不得再扰民。至于如何去谈派谁去谈,这事儿就该由兵部自己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