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徒弟

杨截拉着黄竹的手,抬头问:“舅舅,怎么你以前都没有来看过我们呀?”

杨截这个年纪已经懂一些事了,他一直以为自己爹娘都没有别的亲人了,没想到突然冒出一个舅舅出来。

黄竹答道:“因为舅舅住得很远,要来看你们,要走很久很久。”

“有多远呀,那里好玩吗?”杨截又问。

“远到你走到那儿,就长大了。”黄竹说。

“那么远呀……”杨截失望地说,“我还想去玩呢,舅舅,你是不是很有本领?我同学的舅舅,就可以一下子扛起一个大石磨。”

“唔,舅舅会变戏法啊。”黄竹说着,一伸手,掌心就长出一颗细笋。

杨截惊喜地把它拔了下来,一层一层地剥着玩。

黄竹又变了一根出来,给杨戬。

杨戬默不作声地把笋摘下来把玩。

瑶姬走到了屋前,一边踏进门一边道:“相公,快出来,我娘家兄弟来看我了。”

杨君从内屋出来,惊讶地道:“你不是离家出走的吗?”

他一抬头,就看到自己两个儿子被一个穿青衫的道人抱着、牵着,眉目之间和妻子没有丝毫相似,不过气质出众,样貌俊秀,一看就非常人。

瑶姬支吾道:“这不就……找到我了。”

杨君连忙见礼,“舅兄,杨君有礼了。”

黄竹把孩子放下来,也稽首道:“一家人,无需客气。”

杨君看他这身打扮,好奇地道:“舅兄身穿道袍,莫不是方外之人,敢问在何处仙山求道?”

黄竹的确有座“仙山”啊,不过一般都是被人向他求道,他笑了笑道:“小山,就不招摇了。”

瑶姬听他将招摇二字嵌了进去,不禁会心一笑。

这多年不见的亲戚到家里来了,自然要好生招待一番。瑶姬将家里的桃花酿拿了出来,又炒了几样小菜给他们下酒,边吃边说。

“我这妹妹在家里,可是什么活儿都不干的,更别提亲自下厨了。”黄竹饱含深意地说。

杨君看了瑶姬一眼,眼中温柔满满,“我也不舍得她干活,她却总劝我说在家里也干惯了的,今日舅兄来了,方知道娘子只是怕我心疼。”

瑶姬脸一红,把手擦了擦,抱起了三娘,岔开话题道:“哥哥,你还没有看过三娘呢。”

黄竹逗了杨莲一会儿,“长得和你真像呢。”

杨君也满怀爱意地说:“娘子幼时定然和三娘一样可爱。”

黄竹心说你娘子小时候就是块石头呢,根本没有幼年期,一化形就十来岁了。

不过这杨君看上去是真的很喜欢瑶姬,瑶姬也很幸福的样子,不像是为了和哥哥赌气,就随便找人在一起了。

黄竹又套了杨君的话,问他是怎么和瑶姬认识的,这才知道这两人的恋爱经过还颇有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意思。

瑶姬在人间也一直身着男装,与游学的杨君相遇之后,两人结伴而行。在这个过程中,瑶姬就倾慕杨君的才学,人品,乃至他本人。

而杨君,一开始还以为瑶姬只是个娘娘腔,觉得他有龙阳之好。杨君在这种被断袖倾慕的状态中,有时候竟也觉得瑶姬十分可爱,生怕自己也变断袖了。

不过后来自然是性别真相大白,两个都没有家庭约束的人,就自己做主成亲,安家在此,大约十年间有了三个孩子。

这个杨君也是个糊涂虫,他每日只管读书,整整十年了,竟没发现他的妻子不买胭脂水粉保养品,平日还要操持家务,洗衣做饭,颜色却不见少分毫,手依然细腻,脸仍然光滑。

同样的时候,一样年纪的村妇早就日渐粗老了。

就连杨君自己,也因为吃的食物里有瑶姬放进去的仙露,看上去都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

没想到夏朝就有书呆子了呀。黄竹心想。

黄竹细细盘问杨君,杨君只当是娘家人多年不见的缘故,于是也颇为合作地一一详细说来。

黄竹听了在心里一项项的打分,最后一合计,得,优秀不足,良好有余啊。

这时候杨截蹦到了黄竹身旁,“舅舅,舅舅你教我怎么变戏法吧,我也想要长小竹笋!”

因为他说了个戏法,杨君也没当回事。

黄竹笑吟吟地逗他,“想和舅舅学戏法,可要拜师的。”

杨截二话不说,竟真的似模似样地大礼参见,“师父请受徒儿一拜!”

原本站在瑶姬身上方便蹭吃的持明一下子急了,“叽叽叽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