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这话倒是戳中了李老太和林老爷子的命门,这下林老爷子也不抽那叶子烟了,赶紧上来劝架。

“建国,你娘不懂事,咱们哪会贪你的粮食,你放心,我马上把你娘带回去,你消消气,可千万别……”

林建国翻了个白眼:“知道了,想让我不去找你那两个好儿子的麻烦,那就快领了粮食回去,以后别再跟我们胡搅蛮缠!”

李老太生怕林建国发疯,毁了两个好儿子的前程,赶紧和林老爷子拉着粮食回去了,嘴里还不停小声咒骂着,脸色气得通红。

分粮的进度再次顺利起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林建国抽空看了一下秋爱华的眼色,意料之外地得了秋爱华一个赞扬的眼神,顿时便飘飘然起来。

很快,其他人的粮食都分完了,林建国也分到了自己家几口人的口粮,林远志那一份粮食居然还超乎意料地多,快赶得上一个十多岁孩子的口粮了。

大队书记笑着说:“这是公社给孩子的补贴,你们费心思照顾他,总不能还让你们吃亏吧?”

林建国高兴地点了点头,粮食充足了,他的心也安定下来,闺女平常补贴的东西虽然很好,但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美好却虚幻,指不定哪一天就没有了。

秋爱华也很开心,看着那满满的粮食,心里也是暖暖胀胀的满足。

在这个年代,粮食便是真正的硬通货,经历了饥荒,每个人便把粮食看得极为重要,一粒谷子,一把苞米便是维持生命的最终保险。

热心的几个村民们帮林建国把粮食抗回家里,林建国给他们冲了一碗糖水,几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拒绝了留饭,勾肩搭背地走了。

等客人走了,林建国两口子都来不及把粮食藏好,就把小林悦往摇篮里一放,风风火火地忙了起来。

现在太阳已经升到了正中,林远志中午可是要回来吃午饭的,秋爱华想着孩子吃了午饭还能再眯一会儿,赶紧动作起来,打算先迅速把午饭做好。

新的粮食下来了,秋爱华就大方了许多,做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甑子饭,还沥出来一大碗香浓顺滑的米汤。

早上的那块豆腐还好好地湃在缸里,中午吃了正好,要是再放就会坏了。

秋爱华细细地刮了一层猪油,这还是上次闺女兑过来的一条五花肉熬的呢,趁着天黑,两口子做贼一样熬出来一碗猪油。

油渣自然也是香脆可口,秋爱华一般都是和其他菜一起煮汤,鲜味儿十足,一家人吃了好几天,可惜熬出来的猪油不多,秋爱华一般都不爱放。

猪油滑进锅里,很快就融化成金黄透亮的液体,空气里也弥漫着猪油的香味儿,轻轻吸一口,便能把肚子里的馋虫狠狠勾出来。

等油烧热,秋爱华撒了一把盐进去,既能防止粘锅,又能进一点儿咸味儿。

秋爱华的刀耍得飞快,几下便把豆腐一片片片下来,滑进锅里,滋啦滋啦几声,油香和豆香便融为一体。

秋爱华锅铲一翻,给豆腐挨个翻了面,顿时,锅里便整整齐齐排列着金黄酥脆的豆腐片。

豆腐煎地两面金黄,秋爱华利索地把它们铲起来,装进碗里,再撒上一层毛毛盐,一道香煎豆腐就做好了。

锅里的油自然不能浪费,秋爱华放了些姜蒜粒,又把一碗豇豆和南瓜块倒进去翻炒几下,放了碗水慢慢焖,就能放心地出去收拾粮食了。

摇篮里的小林悦还咿呀咿呀地说着秋爱华听不懂的话,秋爱华洗干净手,把闺女抱起来,进屋喂奶。

林建国塞进去一块木柴,也不怕火灭了,放心地离开灶房,去堂屋收拾粮食。

这次分到的粮食和往年差不多,一家人一共分到了100斤小麦、200斤苞谷粒和200斤谷子,这些粮食要一直吃到明年。

当然,等再过一两个月,高粱和红薯就成熟了,他们又能分到一些粮食。

谷子要舂成了大米才能下锅,麦子也要磨成粉才能做饼子,看着那么多的粮食,去了损耗,其实也得勒紧裤腰带才能吃饱。

当然,秋爱华也爱煮一点儿麦粒饭或者小麦粥来吃,爆珠一般的口感也很不错,还不浪费粮食。

今天的饭菜很丰盛,等林远志放了学回来,几人敞开肚皮吃完了一桌子菜,把肚子吃得溜圆,让几人都感到无比的踏实。

林远志更是如此,作为一个年纪尚小的小朋友,以前又过惯了苦日子,现在吃到这么好这么实在的饭菜,让他的心也瞬间安定了下来。

哪个孩子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呢?以前他要起早贪黑照顾妈妈,还得省吃俭用给妈妈省医药费,信念坚定的时候倒也不觉得苦,但现在他苦也受了,妈妈也没了,他自己内心也彷徨无助起来。

幸好那场荒唐的抽签让他被安排在了林叔和秋阿姨家,不仅吃饱穿暖了,甚至还体会到一丝以前只在妈妈身上才感受过的舒适感。

秋爱华给林远志夹了好几次豆腐,嘴里还念叨着:“远志多吃些豆腐,能治水肿病呢!对身体好!”

前些年闹饥荒的时候,好多人都得了水肿病,两双脚肿得吓人,以前公社还专门请了大地方的医生来看病,开的药就是炒黄豆。

这事给秋爱华留下了阴影,饥荒的恐怖和黄豆的奇妙功效让她牢牢记在心里,所以秋家的自留地边上总会种上几棵黄豆,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心安。

林远志开心地点了点头,前几天他还会羞怯地拒绝,但现在他已经满满熟悉,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也乐得接受秋阿姨的爱护。

一口外酥里嫩的香煎豆腐,越嚼越香,有着豆制品特有的丰腴,不输一道肉菜。

豆角和南瓜一起烧,豆角绵软入味儿,南瓜绵密香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汇成了一碗层次感十足的好菜。

吃完了午饭,秋爱华把林远志赶去睡午觉,小林悦也早已经睡着,秋爱华小心地给孩子掖好被子,又给了她一个香吻,这才忙着和林建国收拾粮食。

粮食都已经晒地干透了,林建国把它们装进小蛇皮袋,放进灶房的小楼上,这里是整个屋子最干燥的地方。

“诶,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老鼠,要不咱们找个时候去抱一只猫回来?”

林建国摇摇头:“现在还不急,我夜里听过了,没有耗子,咱们过几天不是还要去逮鸡崽吗?等鸡崽养大了再去抱猫回来吧,免得把鸡崽咬了。”

秋爱华点了点头,自己这是一孕傻三年了,前几天刚说好的事,咋这么快就忘了。

收拾好了粮食,林建国和秋爱华小两口也回去相互依偎着躺了一会儿,现在农忙刚过,队里也给村民们放了几天假,林建国难得清闲,只想和媳妇儿一起享受享受这闲暇时光。

不过很快,闲暇时光就注定被打破了,小林悦被尿尿憋醒了,哇哇大哭起来,打破了着一片岁月静好。

秋爱华赶紧起来给小林悦把尿,林建国也一翻身去找晒干的尿布,虽说现在没打湿,但把尿的时候也容易把尿布边缘波及到,还是做双重准备比较好。

秋爱华喊了一声:“记得叫远志起床,他下午还得上学呢!”现在也没有钟表,只能靠天色推算时间,秋爱华不敢让林远志睡久了。

恰好小林悦醒了,哭声肯定也吵醒了林远志,正好叫远志起床,赶去学堂上课。

林建国应了一声,先去东间儿把林远志唤醒,这才熟门熟路地回来给小林悦换尿布,洗尿布。

闲下来的林建国终于得空去打理自留地了,云三娘身体不好,自留地里也没多少产出,林建国打算把它翻一遍,种些东西。

自留地已经是开垦过的土地了,不需要像开荒一样,捡石头,挖树根,翻草根,样样操心。

林建国提了一把锄头,把自留地细细翻过一遍,土地松泛了,正好用来种庄稼。

林建国把上次去镇上买的种子拿出来,先看了种子包装后面的说明书,选了一块儿地方育苗。

把种子洒下去,林建国还特意找了几根竹片圈起来,生怕被谁踩到了。

这些精贵的种子种下了,林建国才拿出上次秋老太塞给他们的种子,都是些常见的萝卜白菜和莴笋豌豆什么的。

这些东西林建国都种惯了,挑了些合适的种子种上,再担了些寡淡的粪水来浇地,一番忙活,自留地就有了小菜园的模样。

忙活了一天的林建国把农具都收拾好,绕过房子进了屋,林远志已经上完学回来,正坐在门槛上用石板刻字。

小林悦的摇篮也在旁边,正咿咿呀呀地咬手吃,厨房里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烟囱上面的白烟也起来了,一片岁月静好,祥和之像。

林建国放松了肩膀,把锄头搁下,进厨房打水洗了洗手,又简单抹了一把脸,放心地让林远志照顾小林悦,进厨房帮忙去了。

秋爱华今天用半碗白面和一碗玉米面调了面糊糊,打算烙饼子吃,上次的小鱼小虾什么的还剩下一半,秋爱华已经收拾好炖上了。

一锅酱香的小杂鱼,锅边贴了饼糊,盖起锅盖焖了一会儿,杂鱼的汁收进去了,面饼子也都焖熟了。

这是秋爱华从秋老太那里学来的做法,听说是她年轻的时候一个小姐妹教她的,秋爱华做过几次,味道十分不错,林建国也喜欢吃。

秋爱华把杂鱼贴饼子盛好,这时候太阳早已经落下了,林建国索性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在星星月亮下面,一边乘凉一边吃饭。

林远志把小林悦抱过来,刚刚天暗下来他就没有写石板字了,一边逗小林悦一边期待今天丰盛的晚餐。

月夜下,徐徐的清风带走了一丝闷热,一家人热热闹闹在一起吃饭,饭桌上的话题从这边扯到那边,温馨的氛围便是最好的下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