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秋刀鱼我们家也批发过,听那些船老板说捕捞秋刀鱼好像只有在晚上才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周小林也兴趣盎然地问。

“你说得没错,与其他捕捞作业不同,捕捞秋刀鱼必须在夜间进行。其主要原因是秋刀鱼有趋光性,可以利用灯光将其吸引到渔船附近。”

张强点了点头,上次他就知道了周小林家里是批发海鲜的,肯定经常跟渔船老板接触,应该了解一些,随后又接着说:“船员将大瓦数强光灯具固定在渔船侧面,当鱼群被强烈灯光吸引集中时,通常整群鱼就会被网住。

渔船每次下网几乎都有收获,最多的一次一网就捞上来18吨秋刀鱼。卸到甲板上的鲜鱼要马上加工,刚刚收起渔网的船员又要下到负一层加工区,对秋刀鱼按大小分类、冰冻、装箱。”

“有些时候渔获丰收的话,如果燃油和生活用品充足,船员们也没有疲惫,我们还会就地将鱼处理给沿岸国家的批发商,然后重新捕捞满舱之后再回国的。”钟华严在旁边笑着补充说。

“张大哥,我们跟小凡一起出海了两次,觉得非常好玩。不过我们每次出海都不超过十天,而你们经常出海一次就要两个月,那会不会厌烦呢?”王彪则问起了张强海上的生活。

“在渔船当船员也有好处,无论捕到什么样的鱼,都让船员随便吃,管够。”张强笑着说,“船上的船员和厨师变着法地烹饪秋刀鱼:煎、炒、烹、炸、烤、熏、腌……只要能想到的烹饪方法,都做了个遍,以至于有的船员返航时都吃够了。”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得哈哈大笑了起来,这里的人全部都有过出海的经历,可以说这些事情是大家的共同经历,因此大家觉得格外亲切。

林凡也因此了解了许多远洋捕捞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是这种大型远洋渔船,管理起来需要顾及的方面更多,所以他一边随着钟华严和张强参观海宁号,一边提出许多专业的问题,从而对以后管理大型远洋渔船有了一些了解。

林凡了解到,海宁号渔船上的船员总共有36人,出发时除了要加满燃油,还要带足船员必须的食物、药品、淡水等物资。

其中,仅牛肉就带了800公斤,花生油带了1吨,另外还有大量白菜、萝卜、菠菜、土豆等蔬菜。除去渔船燃油、船员工资、出航生活用品等费用,上次海宁号出海回来大约有200万元的利润。

听说海宁号出海一次只有200万左右的利润,而钟华严还为此非常高兴,王彪和周小林都同时看了一眼林凡,不过却并没有说什么。

当然,林凡知道他们的意思,他第一次带着金珍珠号出海的收获,就有三四千万元,几乎是海宁号的二十倍了。更不用说这一次四艘渔船的收获,基本上已经接近一个亿的华币了,说出来肯定不会有人相信的。

当然,林凡出海捕捞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那是其他渔船复制不了的。且不说他每次出海从海底寻找到的宝物的价值是渔获的多少倍,就是他每次捕捞的那些珍贵海鲜,也是凭借海底的飞行器侦察到的。

“林凡兄弟,你也要搞远洋渔船吗?”张强听到林凡一直在问相关的出海事情,于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