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隔日,王钊的调查有了进展。

陈三郎这伙儿人确实爱玩儿,半带着耍流氓,喜欢扮劫匪吓唬路人。他们吓唬几次之后,真有一次偶然成事了,得了几袋黍米的便宜,那之后又干过两次,好像都是来真的了。

因为消息打探来源于跟他们这群人关系较近的邻里,平常只听些只言片语而有所猜测,至于他们是否真做了劫路匪,在哪儿抢劫,抢谁的东西都不得而知,所以还不能完全确定就是事实。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一年前,他们突然就不干吓唬路人这种事了。如今他们最多是搭帮结伙地去别人家蹭喜宴吃,或是半威胁地要钱,若不给就闹事。

这办喜事的人家,谁不想和和气气、顺顺利利地把喜事儿办好?就算是他们占理,这些人耍流氓违法,可闹得非要报官抓人,他们会觉得晦气惹人笑话。再说把这些小流氓关进去几天后,再放出来报复他们,也是徒增烦恼。所以倒不如舍出四五十文钱,买个太平,干吃这个哑巴亏。

“竟还有这种人,太气人了!”萍儿愤愤不平道,义愤地恨不得现在就把那帮恶心人的家伙都铲除了。

王四娘挠了挠头,其实这情况她倒是常见,以前在山寨里的时候,比这更流氓的事儿她都见识过。

“现在就差找到三名被害人与陈三郎等人相关联的证据。”

崔桃还疑惑一件事情,当初跟着胡连枝的两名婆子那里去了,为何是两名男子跟她同葬?崔桃觉得,这很可能是破案的关键点。

如今胡连枝身上的衣物为何朴素,倒是可以解释了,守丧之人常穿半旧的素衣,粗麻布衣裳也有可能,毕竟在寺庙清修。

寺庙的人已经不记得当年胡连枝离开时在具体哪一天,只大约记得是在去年五月下旬的时候。不过倒是可以根据胡连枝穿着雨天才需要穿的鞋子,再根据大佛寺当地的县志查看天气记录,五月下旬刚好只有一天有雨,便是在五月二十八日。

李远搜集了东京地界包括汴京和周围几个县的失踪上报记录,根据五月二十八日,进一步缩小报失踪人员的范围,最后确定了两名失踪男子的上报记录最有可能,在五月三十日陈留县张家村有俩村民失踪了。

俩村民那日相约一起上山打柴,但之后就不见回家了。起初家属还以为这俩人借机偷懒,跑什么朋友家玩儿去了,但等了两天四处找都不见人,才意识到情况不对,便赶忙上报县衙。整个村子也都出了人,在俩人打柴的地方寻找,却只在林子里看到了有树枝被砍过的痕迹,却不见人,也不见被砍下的柴火以及柴刀。

从俩村民砍柴的地方到回村子的路,并不路过青窑,但那里距离青窑却不远,走另一个岔路口,再行千米就是了。

案情越来越清晰了。

崔桃最计较的还是跟着胡连枝的那两名婆子。

假设胡连枝在回家途中,偶遇陈三郎等劫匪,然后遇害,那两名随行婆子哪里去了?李家那边并没有俩婆子的消息。而俩婆子若也同胡连枝遇害的话,为何没有跟胡连枝埋在一起?从凶徒随意处置三名死者尸体的手法来看,他们并不像是会勤快地另挖坑,将另外两具尸身去另做处理。而且另做处理的意义是什么?两名婆子的身份也没有多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