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查理王的屠夫“绰号”就是从那一场战争得来。

这位当时已经年迈的可怕统治者击溃罗兰海军后,俘虏了对方的大部分将领。按照惯例, 被俘虏的将领——他们大多具有贵族血统,并不会有生命危险,顶多在被赎回之前充当一段时间的划桨奴隶。

那一次,查理王无视教皇的警告,下令处决了所有罗兰被俘虏的海军将领。

这件事令雅格王国从此臭名昭著,也使他们为人畏惧。

罗兰海军从此一蹶不振,至今还未能从那场战争中恢复过元气,只能龟缩在岸炮保护下的海港中。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自由商业城市同样是查理王屠杀罗兰海军将领的受益者。查理王为雅格铺垫出的辉煌海上道路,他昏庸暴虐的儿子约翰六世未能将其开拓,反倒是一侧的自由商业城市借机崛起。

罗兰的海军衰败了十多年,否则自由商业城市的战船在过去的时间里,无法那么傲慢地往来于赤海和天国之海。战船、大炮以及火枪是能在短时间内筹集没错,但是经验丰富的船长们、水手和炮手们却非要时间的积累不可。

自由商会城市对罗兰某些程度上是存在轻蔑之心的。

他们本来都以为自己看到的会是一支虽然战船数目可观,质量和武器或许不错,但作战蹩脚的舰队。然而眼前的一幕,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随着双方队形的逐渐展开,自由商业城市意识到自己原先的估计大错特错。

如此大规模的海战,正式开火之前,双方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排列作战队形——这并非出自骑士风度,而是现实条件所需。受制于残酷的海战条件,任何一方的舰队都无法完成两轮设计[1]。在第一轮射击过后,双方的船只就会很快撞击在一起,演变成接舷战。基于这种现实处境,再如何心焦气躁的舰队,在与敌人开火前,都必须拿出全部的耐心排兵布阵。

想要在辽阔的海面上控制数百艘战船,协调他们之间的距离,保持队形的一致性,考验的是海军指挥官们的高超本事。

再如何精妙的战术,没有能够将它们实施出来的人,也是一纸空文。

预想中,罗兰海军的混乱没有出现。

庞大的罗兰舰队以正中间的“帝国”号皇室旗舰为基准,在海面上形成一条不断波动的曲线,井然有序地调整着自己的位置。[2]每两艘临近的战船的距离正在逐渐稳定在一百步内。

“是那些海盗。”

站在马勒执政官身边的同伴沉默了许久后,叹息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