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宋珍宝拿起一颗放进嘴里,甜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蔓延,呜呜,太好吃了。

虽然宋家不穷,平日里的隔三差五的也能吃上点荤腥,但是想这种果枣蜜饯类的小零食却是没有的,家中最常吃的便是一些糕点了,宋珍宝喜欢吃甜食,但是这个时候糖却是不便宜的,加之家中孩子多,买起来更是费钱了。

但是对于汪刘氏家来说这应该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汪屠户是周围两个村唯一的屠户,汪家屠户手艺也是家传的,只是这家却是一直人丁不旺,四代单传到了现在,只是到了现在小汪屠户这里却是改变了,他六年前娶进门的媳妇今年已经是生第三胎了,还都是男孩子。

这样的福气让整个汪家都沸腾起来,前面两个孙子的满月,他们都是大操大办的,邀请了整个村子的人前来吃酒,更是准备了无数的瓜子点心让小孩子们吃,宋珍宝六个月的时候曾被徐氏带都河西村办事,正好遇上汪家办酒,被热情的汪家人邀请着吃了一顿。

熟悉了之后,车上几个妇人都聊了起来不知不觉便到了县里了。

进了城,徐氏付了钱带着宋珍宝到了街道上,太阳还没出来,街上人也挺多,道路两旁都是店铺或是小摊贩。

第一次出远门,又是好奇了很久的古代街市,宋珍宝被徐氏牵着手一棵小脑袋左右看着,奈何她个子太小仰起头看很多摊位她也看不见。

走了一阵,徐氏带着她走进了一家药铺。

听见声音,柜台后面的一个年轻人抬起头,见是徐氏便笑道:“原来是宋婶子来了,请到里面坐。”

徐氏也笑着点头“小江啊,子华在吗?”

端上一杯茶到小桌上,小江道:“在的,婶子稍等,我这就进去叫宋哥。”说着便往后堂去了。

宋珍宝打量着这家药铺,刚才进来的时候她并没有注意到店铺的名字,却见门口处的柜台后面挂着一方匾额,上面写着“长青堂”,三个字写的很是大气看样子应该是出自大家之手。

正在四处打量着的时候,忽听从后堂传来脚步声扭头看去,门帘被掀起小江和一个身着藏青色长袍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出来。

“娘”,宋子华叫了一声,又看向宋珍宝“珍宝也来了。”宋子华今年三十有五了,面上白白净净,因着读了书自有一身斯文的样子

“二伯”宋珍宝甜甜地叫到。

“娘,您怎么来了”,宋子华坐到一旁的椅子上见徐氏的茶盏空了便提起茶壶又往里续了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