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三章 天马行空的思路

这是赵曦心底的纠结。

后世,他原本生活的那个时代,就在渭河入黄河口的地方,是一个雄伟的大坝,也就是因为这个大坝,让他迁徙到了苍山镇······

这一件事,就是在他原本生活的时代,也曾争论过几十年。

一坐大坝的建成,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当时的西安。

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

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徙。当初赵曦的父辈,因为故土难离,整一个镇子就在这道山梁以西定居了。

那时候,他常常听老一辈人叙述······

赵曦不知道他这些天的梦境是不是与未来即将要发生的事相关,可这事真要他取舍时,他一样纠结了很久······这时候与后世的差别很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不至于像后世那般严重。

苏颂听了半天,硬是没听明白官家的意思。

怎么说呢,既然是同意在渭河汇入黄河之处营造泄洪道,可又提醒了黄河泥沙有可能会导致京兆府一带良田被毁,还不想让京兆府黎民受损······哪有这样的两全计?

“子容,朕入渭河时,曾与尔等谈起八水绕长安,尔等也知道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在长安周围形成了一个循环贯通的水系。”

“所以,朕就想,如果充分利用这八天河流冲积形成的沟壑,以这些沟壑为基础,借人力贯通在关中平原所有沟壑,最后与黄河贯通,以此作为黄河的泄洪道,同时,在关中平原形成一个如同长安八水一般的循环泄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