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试试何妨

赵曦看了看富弼,富弼在点头。

说实话,吕惠卿是馆伴使,对于段思廉的状态,他应该最了解。

如今那怕是吕惠卿不一定做到,也只有让他试试了。

这种事,赵曦还不至于下作的亲自操刀。

“准了,政事堂责令工坊城全力配合,就给吉甫三日!”

赵曦大概能想到吕惠卿的方法,无非是震之以火器,晓之以苍生。

或许可以,大理段家信崇佛,惜生。

吕惠卿走了,接下来的集议,他还不够格,不过他感觉自己离的不会太远了。

有没有王介甫,他都要走到这一步。

“吕吉甫未必能成!”

韩琦受司马光影响,总觉得这吕惠卿心术不正。

“成与不成,也只是三日,等他三日又何妨?”

“富相如何看?”

赵曦像是认同了文彦博的说法,等三日也无所谓。

“官家,若朝廷另有良策,提前做些准备为好。即便是吕惠卿成事,双管齐下结果大不同。”

富弼觉得官家肯定另有想法。没有原因,就是这感觉。

官家能从奏报的字里行间看出南征军的困境,也就是说,在出兵之前,官家对此就有预判。

“以攻对攻,以骚扰对骚扰。护卫营训练有特种作战的科目。我估计现在前线的分歧就是在这点上。”

“诲叔与子真应该倾向于避免杀戮,许之以利,而曹霖等人倾向于以攻对攻。”

“之所以没有奏报,没有让朝廷裁决,是不想让朝廷看到前线不谐。”

赵曦能想到前线的情况。在矛盾没有到一定的程度,吕公著不会奏报,那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再说了,在护卫营多年的相处,他们也不会让矛盾激化了,那怕是范缜挑唆也不会激化。

“兼而行之如何?如果吕吉甫成事,就许之以利,不以攻对攻。若吕吉甫不能成,就在以攻对攻的基础上,再许之以利。”

富弼记得官家曾说过,一切谈判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打过后谈判,和开打前的谈判,结果不会一样。

虽然不至于到谁拳头大谁有理的地步,拳头确实是个不可忽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