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轻重缓急在人看(第三更)

“都是自家人,这次也不藏着掖着。会无铁矿,连同因不能接管漕运而新开的运输线,吾此次欲再以商贾之名运行。”

“铁矿不论,且说运输线。吾欲自荆南为起始,长江航运至荆南后,转向西北,水陆两用,恢复甚至超越惠民河运力运量。”

“此次仍招揽掺和之臣工商贾,以北地优先……”

不是有南北之别吗?不是说异相相搅嘛?我都拿捏住,然后看你们搅!

“殿下,汴梁西线运输荒废,非人为,乃天时地利之因。如何恢复并超越?”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任谁都不想将汴梁城百万军民的死活寄托在汴河上,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太子殿下所言,恢复乃至超越汴梁的西线运输……吕公著很担心太子殿下是赌气的说辞。

“轨道!”

轨道,这个名词在护卫营不是什么新鲜词。甚至苏颂曾给大伙讲解过未来轨道的发展。

问题是……难不成太子殿下有意自汴梁到襄阳全部铺设轨道不成?这也太夸张了。

夸张吗?也就不足千里,别人看来确实挺夸张。

“目前汴梁西线运输,唯方城山水陆阻断。前期轨道铺设方城山即可。至于以后……”

钢铁是工业的基础,随着军备上的推进,从而引导民用设施的改变……赵曦能看到未来会是怎样的。

内苑忙乎着赵曦纳妃,礼部就得跟着忙乎。

相对于在朝堂上斗嘴,忙乎太子殿下纳妃要清闲些。

大理国段家为搭上大宋,也是真舍得。多少年了,该做的都做了,大宋一直是待答不理的,好不容易这次有太子殿下这茬,很是下大力气了。

把闺女送过来不说,还得给点地盘。地盘是蒙氏的,是段家传统势力范围,又是荒郊野外……本不该有多难。

结果还是纠缠了。高家和杨家,这时候真不想段家抱上大宋这大腿……都各怀心事,见识了宋军的火器,很想搅和了这门亲事。

所以,段家舍出了不少利益,终于办成了这事。

对于大理国内的形势,赵曦知道。段家的姑娘,能大老远自己跑来求嫁,自然不是什么含蓄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