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现在的眼光回到日本。

首先是国民死亡,然后是国土一口气少了1/3…

“唉,真的吗?没有少这么多吧?”

“沉下去的好像从地图上面看…嗯。”

杜松子说到这里,然后乖乖的保持沉默。

现在日本列岛沉下去的,真正浸没在水中的区域的确是不太多。

但是问题是剩下的也只是勉强地浮在水面上而已。

如果是还生存在那些岛屿上面的人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脚下的大地是亘古不变的,永恒不会倒塌。

但是如果从卫星图看的话,那真的感觉是一些随便就会破掉沉默的烂纸板。

而且…

【连带反应的话,最后整个日本岛陆沉都不奇怪。】

【但是现在的情况。说是1/3的国土,倒不如说是1/3的可居住土地。】

“…可居住区域?”

【一开始海啸的出发点就是核心城市。一整个国家又不可能什么地方都能住人。】

【那些山脉什么的本来也就住不了的。】

之后又会有各种各样的后续影响。

比如说全球海平面上升,大陆架震荡。

还有在火山地震带上发生这种事…这么大的地质影响。

【接下来肯定又要有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嗯…水城威尼斯之前就说几十年之后就要完全淹没。”

“我看现在这样,说不定几个月后就要淹没了。”

海平面上升什么的。

“明明人家还没有去过呢。”

杜松子这么说着,可爱的鼓起脸颊。

她双眼之中的信息流逐渐平复,最后终于变成了普通的虹膜。

“计算中的灾难,现在就算结束了吧。”

虽然不时还会有一些余震,不过勉强用魔力去加固了一下陆地结构,让他们不至于噼里啪啦的全部落进水里面。

【啊,现在就可以结束了。】

“本来应该只是一个前奏才对…”

如果按照以前的预言——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预言,而不是诅咒。

杜松子不干涉的话,第1次的地震大概是给大家提个醒的作用。

“虽然说依旧没有被气象局之类的预报到——他们现在什么设备都没有,与其说天气预报是凭借卫星云图和超级计算机,倒不如说更多的是凭借过往经验呢。”

“不过死的人应该会比现在少吧…?”

起码不会一上来就死这么多啊。

【第1波地震的时候,按照原定发展,死的人可能会少一点。】

【不过之后的火灾和瓦斯爆炸之类的会夺取更多人的生命。】

“嗯…那也差不多。”

不过…

能够从小型地震变成现在这种大规模的,几乎可以造成灭国危机的天象灾害。

当然是因为。

【要一口气的把存在于地脉之间的力量全部引导出来,还是比较辛苦的。】

“嗯…如果不是之前的扮演里面或多或少有提到大地这个属性的话,真的做不太到。”

杜松子这么说。

这女孩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给人类造成了什么样的灾害。

不,她肯定意识到了。

但是为什么,脸上又会带着这种仿佛完成了一项工作,并且是对自己和对社会都很有意义的工作时的那种满意的笑容。

她的手轻轻放在自己的胸口。

“这样子的话就可以稍微平静一段时间了吧。”

【也平静不了很久,只要开了一个口子之后,其他的就都抑制不住了。】

【不过真正等到几个月之后一口气爆发出来,就来不及了。】

“啊,我知道。我看到了那样子的未来。”

如果什么都不做,那才真的是全世界的危机。

不仅仅是日本要全部都沉浸在海洋里面,还有所有的沿海国家都要面临无穷无尽的大海啸和地震。

并且同时也会造成全球气候的转变。

“我是第1次知道原来季风这么厉害的…”

预言中,杜松子看到笼罩着整个大洲的气旋。

气旋每一次旋转都会剥夺走水分和温度,并且让一个地区陷入冰冻的干旱,又在另一个地区降下无穷无尽的暴雨。

有一些人甚至不是被洪水冲刷,而是干脆的就被那倾盆大雨给淹死。

“会有那种人吗?明明水位还没有到腰间…就这么站着被淹死了?”

“又不是被浇了水的蚂蚁。”

杜松子这么说。

她其实对于死亡一点也不陌生。

见过很多人的死亡,自己也给别人带来过很多。

但是她看到的景象,还是让现在的她像是有点怕冷一样用手臂环住自己,轻轻地把指尖陷入手臂的肌肤之中。

“还有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只要下降四度就会变成冰河世纪了…为什么之前没有人告诉过我啊?”

“明明夏天的空调不管是开24度还是开20度,好像都没有什么差别来着。”

【你好像挺在意的。】

“嗯,在意。准确来说是很惊讶。”

“之前扮演的都是火属性的女神比较多,用法厄同的形象胡闹的时候真的很开心!”

“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好像真的知道恒星是如何运作的,也真的可以让自己变成恒星,或者让整个地球变成太阳。”

“把大家一个一个的烧死。”

但是火是一回事。

“火的话大家平时生活中也能够接触到,打火机也好,汽油也行。”

“要不然就直接把手伸进煤汽灶里面,很快就可以烧死几个人了。”

“可是被冻死…”

“一旦变成冰河时期,大

家就什么都做不到的,全部都变成冰棍了。”

“那样子看上去也有点可怜。”

“不过被冻死还是比被烧死好一点吧?”

杜松子这么说,又摇了摇头。

“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地震来源于板块运动,说实话有点像是弹簧。

“一口气压到底,就会弹得非常用力。”

“如果一点一点的放出来就会好一点。”

【所以我们现在就在这么做。】

虽然说把灾难稍微提前了一点,第1次灾难范围也稍微大一点。

“不过这样子的话。”

【根据计算,日本之后陆沉的速度会加快。】

【但灾害的规模也会减小。】

【最好的打算是再用你的神格处理一下,就能够把整个灾难只限定在日本列岛的范围。】

“呃,真的可以吗?”

“明明是那么大块的陆地?”

【一起沉进海洋里面,后续的灾难肯定也还是会有的。】

什么全球性变化,美国那边号称龙卷风走廊的平原地带肯定也要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搞不好最后能够掀起把一栋摩天大楼给吹飞的超级飓风。

【但是起码不像是之前一样,全世界直接完蛋。】

“嗯嗯,那样子就最好不过了。”

本来那个板块,起码日本底下的海域板块已经非常的脆弱了。

蠢蠢欲动的,时时都准备搞出一个大新闻。

“可能会做成一个大海沟,也可能会从海底直接冒出来一个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的山,谁知道。”

但是问题是板块运动的时候,在它上面的日本岛肯定受不了。

海底火山爆发,大海啸,地震,什么都可以来。

“那种东西单凭压抑是压抑不下去的。”

“有点像是弹簧…也不可能一直把弹簧给压着。”

更何况杜松子当时发现的时候,弹簧已经被压到一定程度,时时刻刻准备反弹上来了。

所以只能非常有技巧地一点一点把弹簧给松开。

肯定会有力释放出来,但是不能让弹簧一下子就打上去。

之前有着系统的计算,和司命仙君神格的辅助。

杜松子也是很努力的在各个地方寻找要让大地之力释放出来的地点。

“大地之力当然是神明的这一套说法…不过我觉得神明应该不这么说吧。”

我这么叫而已。

“我看圣经中各种说法很有逼格,不过我的话只能想到这个,可能是平时看书太少了的原因。“

“但是作为神明竟然可以人为的引发地震——真的好厉害!”

那段时间她基本上是住在深海里面。

在深海里漫步,连光都透不进来,还要跟各种深海鱼面对面打招呼的恐怖感…

“那些生活在陆地上面的人们怎么会知道!”

那段时间她真的有很认真的想过,干脆把整片海域全部都给清空。

她说的‘整片海域’,就是包含着70%地球面积的海洋。

“把所有的海洋生物全部都给清空,下一步就是把地上的生物也全部清空,制造出一个没有任何生物存在的,干干净净的玻璃星球。”

让自己居住算了。

因为很难想象,辛辛苦苦的在一个海底火山待了三天三夜,把里面的力量勾出来。

全神贯注,连外界时间流逝都不知道。

然后松开手,三天三夜的疲惫过后,刚刚想上去晒个日光浴。

一转头和一个眼睛长在肚子上面,浑身透明,能够看见大脑和血管,有点像是水馒头的深海鱼面面相觑!

“呜哇。”

哪怕只是在记忆的角落再次把那个景象抓出来,杜松子都忍不住稍微抖了一下。

那个瞬间杜松子手只要再抖一下…

都不用等到大地震,当时在她上面的日本列岛居民,现在就可以死。

“我当时真的有被吓到!而且地球怎么会这么的脆弱啊?”

“我之前自己想要毁掉地球的时候,好像都没有那么容易。”

法厄同说的太阳坠落其实也就是一个幻象而已,全球级别的幻象。

“而现在,只是一个这么小的——”

杜松子把两只手指比在一起。

“的国家要完蛋而已。”

“世界就要毁灭了?”

【嗯…与其说是国家,倒不如说是承载着国家的陆地吧。】

【其实有点像是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下去,剩下的连锁反应就会一口气做到底。】

【其实要说地球毁灭倒不至于。】

一个行星再怎么样都不会突然爆炸。

但是依附在地球这个星体上面的小小人类。

像是蚂蚁像是寄生虫像是细菌一样的人类,能不能活下去就不好说。

【…不想做吗?】

摇头摇头。

“不要在这种时候重新煽动我,我已经决定要去拯救大家了。”

“虽然我知道或许…”

或许把灾难一口气放任下去,真的让全世界都卷入世界末日。

到了那个时候,在冰冻的星球上,杜松子肯定会以前所未有的冰之女神的形象被众人所信仰,被众人所崇拜。

【不好能够脱离普通神话,直接到达克苏鲁神话里面‘北极的白女士’这种等级的。】

“但是还是算了。”

“我不太喜欢寒冷的天气。冬天的话我喜欢缩在被炉里面。“

“而且我已经决定要拯救了。”

“我要把大家从在那里面救出来,然后自己对他们为所欲为。”

“苏林当时把大家复活了,就可以拿走别人1/3的生命,还可以拥有一个主神级的神格

。“

“那我干嘛不行?”

“我还要做的更加彻底。”

她这么说,又微微的把肩膀垮了一下。

“但是说真的。为什么只有我一个神明大人在看顾着这些羔羊啊。”

“大家自己都不看一下的吗?”

“美国那边完全无视也就算了,日本这边…明明就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人,为什么完全不遵循那上面的规定来啊!”

#

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是为了防止后续灾害对全球人类造成影响,而要求签订协议的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