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NB晋江文学城首发

明娇的眼睛瞬间亮了:“怎么在海上举行婚礼?”

叶蓁随口说:“先让沈北绕岛一周再让他进岛接你出海,然后你们在证婚人的见证人对着大海宣誓。”

叶蓁做出宣誓的动作,开玩笑说:“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

“这话是什么意思?”

叶蓁笑了笑不说话,明娇害羞得脸红耳赤,脖子根涨红。

叶小五笑着解释:“可以理解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黄嫂子啧啧出声:“听着真美好,明娇啊,你喜不喜欢海上

的婚礼。”

明娇低下头,过了很久才小声说:“喜欢。”

“那咱们就给你筹办海上的婚礼。”

几个女同志说干就干,叶蓁去联系渔船,让他们在结婚当天跟沈北一起绕海岛一周,相当于是现代的花车。

联系好渔船后叶蓁开始准备婚礼的酒席,长水岛这边的规矩是结婚时要请整个海岛的人吃流水席。

当然了,这里的所有人不是指全部人,只需要请一家一户的一个人就可以了。

不过长水岛生活着几千户人家,光是一家一户请一个人也得请几千人。

叶蓁需要提前和打鱼队找招呼,让他们提前半个月帮忙打鱼。

时间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转眼来到六月中旬。

六月十六日当天,沈北凌晨起床打扮,凌晨两点开始出海绕岛行驶一周,在凌晨六点时回到海口。

当天是吉时是十点钟,回到海口后急急忙忙赶回家里接新娘子。

明娇不能在沈家出嫁,叶蓁在学校收拾出一间房间,明娇在结婚前一天离开沈家去学校备嫁,沈北直接去学校那边接新娘子。

十点一到,沈北带人走入学校,被一女同志挡在门口。

沈北掏出叶蓁给他准备的红包,给女同志们一人派一个大红包。

就这样,沈北成功接到自己的新娘子,抱着新娘子前往外岛,随后乘坐渔船出海举办婚礼。

这时候叶蓁、沈野、钱小花、沈老头、黄嫂子要跟着一起出海。

渔船在海上行驶,沈北和明娇在钱风田的见证下对着大海宣誓。

就这样,俩人正式结为夫妻。

听到俩人的宣誓词时叶蓁噗嗤笑出声,他们说的宣誓词竟然是她前段时间随口说的: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

宣誓结束后所有人返回内岛,沈家开始摆流水席请宾客吃饭。

叶蓁跟钱小花商量后定下九个菜,一道汤,寓意十全十美。

由于这里肉食匮乏,因此九个菜都是海鲜,且唯一的一道汤也是海鲜汤。

不过叶蓁舍得下料炒菜,即使九个菜都是这里最寻常的海鲜,宾客们也吃得很开心,好些人都说这是他们几十年来吃过的最好吃的宴席。

结婚这天沈家上下都是忙忙碌碌的,压根没时间休息。

流水席从中午摆到夜晚,凌晨时才结束。

“沈北,你带你媳妇回屋休息,这里不用你们帮忙。”

叶蓁赶走沈北,打着哈欠点燃煤油灯,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来帮忙的厨娘们说话。

她请了三十来个厨娘过来帮忙做饭,这会儿三十来个厨娘都没有走,正在收拾剩饭和剩菜。

雷生妈妈问叶蓁:“蓁儿啊,这些剩菜怎么办?”

叶蓁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太困了,打哈欠时忍不住流出眼泪:“这些剩菜你们要的话就拿走吧,我们不要。”

雷生妈妈惊呼出声:“你们不要?剩菜还有好多,这么多你们都不要吗?”

“不要。”

钱小花走出屋,看一眼桌上的剩菜也说:“你们分了吧,我们家还有很多没煮的大虾、螃蟹,估计吃一个月都吃不完。”

雷生妈妈赶紧喊厨娘们分菜,全部菜分下去,每个人能分到两盆。

为了办流水席,叶蓁跟长水人民借了几千个大海碗,几千个木盆、木桶。

忙活到凌晨六点,厨娘们才把所有锅碗瓢盆清洗干净。

叶蓁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眯着眼睛拿出红包塞给厨娘们:“辛苦你们了,改日再请你们喝酒。”

“慢走啊,路上注意安全。”

“锅碗瓢盆这些东西我改日再找人送出去还给你们,到时候要麻烦你们帮忙把东西还给其他人家。”

雷生妈妈骑上自行车:“你回去吧,不用送我们,我们知道路怎么走。”

“行,我回去了,你们慢走。”

叶蓁说走其实没走,目送厨娘们走远了才打着哈欠回房间睡觉。

这一睡整整睡了两天才缓过来,两天后沈野离家返回基地工作,而她则去学校准备下个月的小红花排名活动。

对于叶蓁来说,沈北的婚礼非常普通,跟她上辈子从电视上看到的世纪婚礼差远了。若是家里的条件再好一点,她一定要买一辆游轮给孩子们举办婚礼。

但是对于长水岛的人来说,沈北的婚礼简直是史无前例的豪华婚礼,即使婚礼已经过去两天,他们提起当天的婚礼仍然赞不绝口。

以椰花为首的女同志们聚在一起感叹:“沈北媳妇的头纱你们看见了吗?那头纱可太美了,金色的镶边,艳红色的

薄纱,披在头上比年画上的仙女还要好看。”

“沈北媳妇的衣裳也好看,听说那是叶校长的三儿子给他们俩人量身定做的,整个华夏仅此一套。”

“要我说最好看的当属沈北媳妇的鞋子,她那双鞋子是这样翘起来的,沈北媳妇穿上那双鞋子后足足高了五厘米。”

“我问过叶校长,叶校长说那种鞋子叫高跟鞋,也是叶校长的三儿子专门给沈北媳妇做的。”

“叶校长这回娶媳妇估计花了不少钱。”

“偷偷跟你们说,光是沈北媳妇手腕上的手表就得好几百块钱,听说是叶校长的二儿子专门从京都寄过来的婚礼。”

“我的妈祖娘娘啊,一个手表就要好几百块钱?”

“可不是,还有沈北媳妇脖子上围巾,听说那是叶校长的大儿子从云城寄过来的婚礼,那样一条普普通通的围巾得好几十块钱呢。”

众人哗然,一时间张大嘴巴说不出话。

过了一会,有人问椰花:“椰花啊,你跟叶校长关系最好,你知道叶校长有几个儿子吗?”

椰花喝一口水:“她一共有六个儿子,除了咱们知道的沈北、沈风、沈山之外还有三个一胎出来的儿子。”

“一胎出来的?”

“嗯呐,听钱婶子说叶校长头胎就生了四个小子,取名东南西北。”

“不愧是叶校长。”

“你别插话,先听椰花把话说完。”

椰花放下水杯,清了清嗓子才继续说:“沈北上面还有三个哥哥,这三个哥哥跟沈北一样大。钱婶子说大哥在云城工作,二哥在京都工作,这两个哥哥吃的都是公家饭,拿的是金饭碗。三哥在长木工作,听说是长木学院的副校长,吃的也是公家饭,拿的是银饭碗。”

有人就问了:“金饭碗和银饭碗有什么区别?”

有人抢答:“区别可大了,你想啊,金子跟银子能一样吗?”

众人恍然大悟,金子跟银子确实不一样,金子比银子值钱多了。

这么说来,叶校长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估计是国家干部,毕竟只有国家干部才能称得上拿金饭碗。

椰花咳嗽一声:“最重要的一点是沈北的三个哥哥都没有结婚,叶校长说他们连对象都没有。”

众人惊呼出声,有人

着急说:“椰花啊,你觉得叶校长想给另外三个儿子找什么样的媳妇?”

“椰花啊,你觉得我家小花能当叶校长的媳妇吗?我家小花要是能嫁去沈家就好了,叶校长疼媳妇,若是能嫁去沈家不比留在家里差。”

“你家小花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可能嫁给叶校长的儿子。”

“就是,要我说这事咱们就别想了,叶校长的儿子个个都出息,这么出息的儿子会找不到媳妇吗?”

“不会。”

“那不就是了,要我看啊,叶校长几个儿子的领导估计都在忙着给他们找媳妇。”

情况跟说话的人猜测的差不多,沈东和沈南的领导都在给他们相对象,他们的话是这样说的:“沈东/沈南啊,你弟弟都结婚了,你的个人问题也得赶紧安排上。”

沈东和沈南可谓是苦不堪言,连着几个星期都被领导带着去见领导朋友或者领导亲戚家的闺女。

叶蓁对此一无所知,几个孩子写信时从来不写这些事,俩人都是报喜不报忧。

参加完沈北的婚礼,黄嫂子和大队长提出要离开,叶蓁知道留不了他们,赶紧去给他们准备土特产。

这里最多的东西是海鲜,为此叶蓁给他们准备了一百来斤的鱿鱼干,一百来斤的咸鱼干,还有一百来斤的海带。

黄嫂子和大队长离开时扛着大包小包,得亏出海后可以直接乘坐长木的货车回家,不然他们会在半路上累得走不动。

送走黄嫂子和大队长,叶蓁再次忙活起来。

七月初,学校推出最新的小红花排行榜,这次沈山排在第二名,而钱雷鸣竟然一跃成为第一名。

这次叶蓁不负责带队,让赵仁梁带队去造浪池。

学生们在造浪池疯玩一天,在第三天中午时回到学校。

不知不觉新学期已经过去大半,还剩下半个月就要进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后又要开始放暑假了。

沈山坐在叶蓁后面给她捏肩膀:“妈,咱们暑假真的去长木吗?”

“嗯,往右边一点,对,就是这里,用力一点。”

沈山加大力度:“嘻嘻,三哥要是看到我们肯定很高兴。”

沈风哼哼着说:“我看未必,三狗子一个人在长木那边属于是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爸

妈都不在没人管他,他肯定没少惹事。”

叶蓁抬起头:“咱们去了就知道了。”

沈风给叶蓁倒一杯水,叹着气说:“可惜我去不了,新一季的海水稻即将成熟,我的留下收割海水稻。”

叶蓁喝一口水:“海水稻的研究还没有进展吗?”

“还没呢,李教授说得再种植两季才能看出效果。”

叶蓁伸手拍了拍沈风的肩膀:“海水稻的事急不得,慢慢来吧。”

沈风也是这样想的,他已经做好长期研究海水稻的准备。

“妈,你见到三狗子时记得让他帮我做一些农具,最好是全自动的农具,像是自动插秧机之类的。”

“你可以给你三哥写信。”

“不行,我给他写信,他会跟我要钱。”

叶蓁坐起身,靠着沈山坐着:“这事你三哥做的对,兄弟是兄弟,生意是生意,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沈风撅起嘴巴:“咱们研究基地穷啊。”

叶蓁顿时就笑了:“我昨天才给你们批了最新的研究资金申请。”

沈风抱着叶蓁企图撒娇:“妈,那笔钱的用在刀刃上,不能随便花。”

叶蓁可不是好糊弄的:“古时候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她看向沈山,沈山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

“对,就是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