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NB不可能的事

吐出柿子核:“核真多了。”

黄嫂子三口就把一个柿子饼吃完:“核多吗?应该还好吧,柿子都有核。”

叶蓁心想,核是真的多,作为一个懒人,她喜欢吃无核的柿子以及无核的葡萄。

无核柿子吃起来那就一个爽,一个柿子就有拳头那么大,水柿子一口下去嘎嘣脆,又甜又爽口;柿子饼也好吃,好的柿子饼咬一口会爆浆。

想到这里,叶蓁吸了吸口水,拿起柿子饼咬下一口。

这里的柿子饼好吃是好吃却不会爆浆,吃起来没有惊喜感。

叶蓁想到上辈子在天台上种的那颗柿子树,以为喜欢吃柿子,她特意在天台上种下一颗柿子树。

不过她被卖家骗了,买的不是嫁接过的无核柿子树,而是没有经过嫁接的柿子树,种了几年才长出柿子,且长出的柿子

又涩又多核。

为此她专门查了柿子树的嫁接技术,自己给柿子树嫁接上无核柿子树的枝丫。

她来到这里快十年了,不知道天台上的柿子树有没有结出无核的柿子。

“姐,咱们这里有核比较少的柿子树吗?”

“有啊,公家山上有一棵柿子树核特别少,不过只有那一棵,其他柿子树都是这种多核的柿子树。”

叶蓁有一个想法,她想在这里给柿子树做嫁接。

“姐,咱们队上无主的柿子树多吗?”

“不多,除了公家山上那几棵外其他的都是队上的人种的。怎么,你想种柿子树?”

叶蓁吐出一个柿子核:“我听人家说把无核柿子树的枝丫装到其他柿子树上就能结出无核的柿子,我想试一试。”

黄嫂子拉起叶蓁的手:“怎么可能会有无核的柿子树,这话一听就知道是骗人的。”

叶蓁知道这话是真的,她亲口吃过无核的柿子。

叶蓁晃了晃黄嫂子的手:“反正最近学校没有别的事,我想再开一个课程,新课程的名字就叫嫁接技术。”

“你来真的?”

“嗯嗯。”

黄嫂子自认没叶蓁聪明,但是无核柿子以及嫁接什么的都是闻所未闻的东西,真的可以凭空弄出来?

她想算了,蓁儿才是校长,她说的总是对的。

叶蓁虽然是一时兴起想改良队上的柿子树,但她不是盲目的性格,在做事情前喜欢先做计划。

她用了两天时间写计划书,又用了两天时间去观察公家山上的优良柿子树,最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走遍队上的各个角落寻找无主的柿子树。

她一共找到十五棵无主的柿子树,把这些前期工作都做完后才去学校开新课程。

不过新课程不太受欢迎,只有两个人报名新课程。

两个人中一个是沈风,沈风对吃的都感兴趣,他报名新课程一点都不奇怪;一个是黄嫂子,黄嫂子是专门给她捧场的,觉得只有沈风一个人报名不好看。

叶蓁心情很平静,虽然新课程没有想象中受欢迎,但是没关系,等她把柿子树嫁接成功了,就不愁没人报名新课程。

嫁接最好在春天进行,赶在春分前叶蓁带上沈风和黄嫂子去公家山上砍柿子树的树枝。

长木生产大队的人虽然对所谓的嫁接技术不感兴趣,不过他们对新奇的东西十分感兴趣,因此在叶蓁带领沈风和黄嫂子出发去给柿子树嫁接树枝时他们都跟着去看热闹。

叶蓁放下砍菜刀:“嫁接简单来说就是把其他树的树枝安装到其他树上。”

她找到一棵最小的柿子树:“选择嫁接的柿子树时最好选择幼年的树苗,这样嫁接后存活率会比较高。”

说着话,她用小刀在柿子树的树枝上画圈,随后折断柿子树的树枝,拿出小刀轻轻削树枝上的皮。

削开皮后切开树枝,然后这些一根树枝,稍稍切尖后放入刚才切开的树枝里面:“这是很重要的步骤,要在这里缠上薄膜,先这样绕两圈,再这样绕两圈。”

围观的人觉得叶蓁在胡闹,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叶校长真是孩子气,其他树上的树枝怎么可能长到别的树上。”

“就是,树枝就好比人的手,左手尚且不能接到右手上,更别说接到别人的手上了。”

“叶校长做事一向有章程,她不是胡闹的人。”

“就是,说不定这是叶校长在外边学的技术,等开了春这些嫁接过的树苗肯定能长出嫩芽。”

赵军向来是叶蓁的拥护者,他也想加入这次的嫁接课程,但是他刚进缝纫车间,沈西组长不建议他现在转去学习嫁接课程。

他的人虽然在缝纫车间,但是他的心却在叶校长这边。

他挤开前面的人上前去看刚嫁接好的树枝,这些树枝不过半个小时的功夫已经蔫了,明天若是出大太阳,这些树枝很可能会被晒干。

他忍不住担心起来,万一叶校长嫁接的这些柿子树长不活怎么办?

不不不,经过叶校长嫁接的柿子树绝对不可能长不活!

赵军为这些嫁接过的柿子操碎心,因为担心新接上去的树枝被晒干,每天都偷偷给树枝浇水;因为担心新接上去的树枝被虫子啃干净叶子,每天都偷偷去柿子树边上捉虫子。

如此偷偷观察了一个月,他发现接上去的树枝长嫩芽了!

“校长,长芽了,你快去看,长芽了。”

赵军一路跑进校长办公室,喘着粗气兴奋喊:“校长,柿子树长芽了!”

叶蓁

预想柿子树应该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长芽,最迟不会超过两个月。

“哪棵长芽了?”

“全部都长芽了。”

叶蓁往外走,赵军急忙跟上,俩人走到门口时遇到黄嫂子。

黄嫂子拉住叶蓁:“快要上课了,你们去哪里?”

叶蓁拉着黄嫂子一起走:“上次嫁接的柿子树长芽了,我去看看。”

“长芽了?”

黄嫂子惊呼出声,她还以为那些柿子树全都死了呢。

她的声音非常大,周围的人全都听见‘长芽了’三个字,有人停下脚步问:“什么长芽了?”

黄嫂子抢先回答:“上个月嫁接的柿子树长芽了。”

听到这话的人跟黄嫂子一样惊讶,他们急忙跟上去,砍断过的树枝竟然可以重新长芽,真是闻所未闻。

看热闹的人从三两个增加到十几个个,又从十几个增加到二十几个,走到柿子树下时看热闹的人已经增长到五十多个。

叶蓁快步走过去,先从最低的树枝看起。

新嫁接上去的树枝确实已经长出嫩芽,且长出的嫩芽非常健康,完全没有蛀虫的踪迹。

叶蓁凑过去看,发现嫩芽上有水珠。

最近没下雨,这会又不是凌晨六·七点,嫩芽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难道有人偷偷给这些柿子树浇水?

叶蓁看向赵军,他最先发现树枝长芽:“小军,你是不是给柿子树浇水了?”

赵军挺得意,全靠他每天给树枝浇水,不然这些树枝可能会被太阳晒死:“嗯,我一天浇六遍水。”

叶蓁拍了拍赵军的肩膀,真是他浇的水:“等这些柿子树长出柿子,奖励你一篮子柿子。”

赵军笑眯眼,叶校长要奖励他柿子!

叶校长这会肯定在心里夸他勤奋。

叶蓁继续往前走,将所有嫁接过的柿子树都看一眼,看完后发现嫁接的柿子树全都发芽了,存活率达到百分百。

这么高的存活率不知道是因为她的嫁接技术好,还是赵军浇水浇的勤奋。

柿子树长芽的事很快传遍整个生产大队,大队长和大叔公丢下手上的工作急匆匆跑过来看柿子树,看完后都惊讶得说不出话。

大队长啧啧称奇:“真的长芽了。”

大叔公眯起眼睛,他以前在一本叫《农

桑辑要》的书上好像看过文章,只是那是少年时期看的书,对书上的内容留下的记忆不多。

长木生产大的人其他人一改之前的不看好,全都开始夸叶蓁:“叶校长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我当时怎么跟你们说的,我说我们要相信叶校长,叶校长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她说能在柿子树上嫁接其他柿子树的树枝就一定能嫁接成功。”

“可不是,我当时还劝过你们,让你们别那么快下结论,等个一个月、两个月再下结论也不迟。”

“对对对,但凡是叶校长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叶校长说要做碾米机,现在咱们有碾米机了,叶校长说要做缝纫机,现在咱们有缝纫机了,叶校长说要养鸡,现在咱们有吃不完的鸡蛋。”

“支持叶校长,以后但凡是叶校长的提议必须无条件支持叶校长。”

有人听不下去了,冷笑着反驳回去:“你们啊就会马后炮,当时你们可不是这样说的。”

“就是,大庄你当时是这样说的:叶校长怎么跟孩子似的没事找事,好好的柿子树为什么要搞什么嫁接术,万一把这些柿子树都弄死怎么办。”

“还有你,你当时可是说这些柿子树一定会死,就像左手按不到右手上。”

“还有,你还记得你当时是怎么说的吗?”

被点名的几个男人脸色涨红起来:“我们当时是一时嘴快说错话,后来我们改了。”

“对,没错,后来我们改口了。”

“嗯呐,我们都支持叶校长。”

黄嫂子叉起腰:“行了,别在这里吵了,该干嘛干嘛去。”

众人哄笑着离开,只剩下叶蓁、黄嫂子、大叔公以及大队长留下谈事情。

大队长开口就问:“蓁儿啊,这些柿子树明年能结出柿子吗?”

叶蓁不敢保证:“得看这些树的生长情况,若是能长到原来的高度应该可以结出柿子,若是肥力不足,长不回原来的高度可能得等个一两年才能结果。”

大叔公不关心柿子树明年能不能结果:“蓁儿啊,除了柿子树,其他树可以弄那个嫁接吗?”

“可以的,像是苹果树、梨树还有枣树都可以嫁接。”

沈风转了转眼睛,随后伸手拉叶蓁的衣角:“妈,水稻呢,

水稻可以嫁接吗?”

叶蓁低下头:“水稻不可以嫁接,不过可以进行杂交。”

这会华夏内还没有杂交水稻,因此像长木生产大队这种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都不知道杂交水稻是什么东西。

“什么是杂技水稻?”

“简单来解释就在差不多的水稻中找出最好的水稻进行杂交,杂交出的第一代水稻就叫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亩产比普通水稻的亩产高,越是培育得好,一亩杂交水稻能产出一千多斤的粮食。”

大队长、大叔公以及沈风一起惊呼出声:“一千多斤?”

叶蓁淡定点头:“嗯呐,不过这是经过了很多代的杂交才能产出一千多斤粮食,第一代、第二代的杂交水稻估计只能增加几十斤到一百斤吧。”

大队长收起惊讶的表情:“一百斤已经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