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067章 三年一晃

大靖朝的这一盛事渐渐淡去,人们茶余饭后也有了?新的谈资。

进入深秋,天气转凉,人们也开始穿上厚衣服了?。只是,在这个没有棉花的年代,其他的填充物终究都不太够保暖。

这是谢辞渊来到杨河村的第三年,即将进入第四年了。

山头里面郁郁葱葱,外头的乔木已经秃了?,谢辞渊坐在庄子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望着周围的一切景致,回想起自己刚来的时候,变化还真?挺大的。

刚来的时候,杨河村确实跟别的村子不同,他们脸上挂着骄傲的神色,现在回想起来,他们看着别的村子的人的眼神,跟天鹿书院的学生看着村学学生的眼神,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如今,杨河村上上下下的人,已然有了?很多的转变。

他们笑的自信又?从容,平日里聊天的内容也从家长里短,过度到了谢府、庄子还有孩子的学业。从前他们将孩子送去村学念书,那完全是因为村学不需要他们出太多的束脩,更像是身为杨河村村民的一项福利,别人去了,他们也不想落下。

而如今,他们则是真正关心起了自家儿孙的学业。

他们有了?暖炕,有了?红薯,有了?玉米,纵然稻子的收成不好,他们心里也有底了?,不用担心?这一年要挨饿了?。

这些变化,纵然不是他一个人带来的,但也跟他脱不开干系。谢辞渊从前就是在基层干的,如今这也算是重新在基层干,而且干出了成果。

纵然有外挂支撑,但这样的变化也确实叫人喜悦。

转眼又三年过去,二十七岁的谢辞渊,变得更加坚毅成熟,如今正是春日宴宴,谢辞渊着一身白衣,公子无双。

岁月磨砺了他的性格,让他变得更加坚定,却不曾在他的脸上留下过多的印记。

三年的时间,大靖朝拥有了?棉花,有了?水泥,水泥一出来,工部的人先马不停蹄的去各大水坝大堤处加固,十分忙碌。之后再铺设官道,在官道处也增设了军队。

这个决定刚出来,就得到了几个大商家的拥护。

商人所行之事,无非就是将此地的东西运送到别处贩卖,赚取差价。而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很多。山匪这些就先不说了,有些地方陆路不通得走水路,货物就得小心翼翼的保护,避免受潮,不染损失惨重。有些物品,就是抢个时间,就得缩短路程。

而官道一修,至少陆路是好走多了?。且还有将士守着,路上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于是朝廷一说要修路,京城的几个嗅觉灵敏的皇商就立刻站了?出来,表示修路的银子他们出了。这毕竟是造福天下百姓的事情!他们商人,取利于民,到了这种时候,也该想着回报一二。

当然,他们这么慷慨的原因还在于想要紧跟朝廷的步伐。毕竟,这几年里,朝廷出来的好东西可太多了?。像是津砖、玻璃、榨油机记忆水泥等等,一些没跟上步伐的商家,渐渐的没落下去。还有一些人则抓住了机会,成为了朝廷的代理商,赚的盆满钵满。

甚至有那胆子大的,将生意做到了北翟,换来了大量的牛羊。

听说,青山县那个名叫华夏大学的地方,还有专门收羊毛的呢,商人将羊毛卖给华夏大学,华夏大学将之变成羊毛毯子、羊绒布,又?被那个商人收购回去,再高价卖出去。这一来一回的,赚的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