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自大秦立国以后,蒙恬常年征战边疆,对云中、九原等地山川地势、风土民情了如指掌,护送途中为徐福做了详细介绍。

七国并立之时,赵国疲于中原战事,北方长城多有损毁,废弃城道随处可见。大秦要修缮赵国故长城,并且把它们连续起来,工程浩大至极,目前只能尽快把荒废之处修补完善,连接九原长城,至于全部建成雄伟的秦长城,那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巨大工程。

到了长城工地,杨瑾才真正明白为何世人对长城之修建畏如猛虎。早已是寒冬季节,可发来筑长城的囚犯们住的仍是茅草漏屋,身穿破衣单裤,身上多有冻疮恶疾。而将士们虽有营帐皮袍,却也难御北风冰雪,营中炉火终日不敢熄灭。

蒙恬护送徐福到了长城工地,巡视一番过后,便返回云中去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福白天领着杨瑾、楚狸察看山川地势,画下地理图形,夜晚回营整理筹备事宜,劳力之事自然不需要他们操心,但每天都要迎风冒寒登高远望,也是苦不堪言,直到第二个月才正式开始工事的修建。

杨瑾查看工事图,奇怪地发现其中有很长一段城道,不论地形如何,宽度都完全一样,根本没有考虑周围的地形,以致要如此修建,有些地方要耗费大量人力去铲平,有些地方又得用大量土方去填埋,这种无端消耗人力物力的行为,显然极不合理。

而且修建长城原本只需土石砖料,而徐福却向云中郡索要大量的铜铁,不知要做何用途,难道要在长城表面上浇铸铜铁吗?

杨瑾终于忍不住向徐福询问,徐福告诉杨瑾,该处虽有山峦做天然屏障,但向北一马平川,胡人南下若攻破此处定然可以长驱直入,所以此处必须墙高城厚。至于铜铁的用途,徐福却只神秘一笑,只说他自有用处,让杨瑾按他部署行事即可。

面对这似是而非的回答,杨瑾颇感无奈,也只能按照徐福的吩咐去做。但他把从竹简上悟出来的方法和墨家工艺结合,用木料和绳索建起搬运砖石的运输架,大大减低了苦役的劳动强度,也加快了城墙修建的速度。

徐福对此颇为满意,对杨瑾赞许有加,将运输工作全部交给杨瑾。而城墙上的建筑工程,徐福则事事亲自监督,除了楚狸,不让任何人插手。

运输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杨瑾反而空出了大量闲暇时间,不禁怀念起和顾勇等人在一起的时光,孤独寂寞让他几次产生冲动想偷偷回去探望兄弟,可这里与云中城相距甚远,无奈之下,只能寄思于设计。

一日傍晚,楚狸督建工程归来,忽见半山坡上平坦之处,杨瑾正对四个奇怪的人手舞足蹈,而那四人虽然依照杨瑾命令行事,但手足动作生硬,不像血肉之躯,不由得好奇地走到近前观看。

这时她才发现那四个人竟然是用木头制成的人偶,它们虽然身材各异,但是俱与常人无异,身上雕刻出甲叶纹理,脸上有五官眼眉,好笑的是每人额头上都写着一个字,分别是陶、田、吴、顾。

“这是什么啊?”楚狸忍不住张口询问。杨瑾正全神贯注于操控人偶,完全没有发现有人靠近,发现楚狸不知何时来到身旁,有些腼腆地道,“这是我的四个结义兄弟。”

其实二人这些日子倒也不乏相见的机会,只是各有所司,没有相处的机会,互相之间也只交流些关于长城工事的话。楚狸娇美无俦,杨瑾这样老实巴交的男子与她交谈,难免有些紧张害羞起来。

“你的兄弟都是木头人吗?”楚狸忍不住哧哧地笑了起来。

“自然不是,是我太想他们陪在我身边,就做了这四个木偶。”楚狸这一笑,妩媚之态难以形容,只看得杨瑾心神一荡,好在神志还算清醒,答话也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