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页

汉阙[校对版] 七月新番 1280 字 2022-10-24

“非独伊尹,自古权臣鲜有善终者,大将军还记得臣说过的晋卿里克么?行废立之事,却为晋惠公族灭,周勃亦拥立孝文,却受辱于狱吏,几死矣。刘氏天子薄恩寡义,大将军是想做里克,还是周勃?君百年之后,霍氏族矣!”

田延年重重叩首:

“依臣之见,大将军已退无可退,只有再上前一步!为大将军身后名计,为子孙计,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宜行尧舜禅让之事,霍氏代汉为天子!”

……

第364章 代汉者当涂高

自从田延年从霍氏庄园回来后,便好似失了魂一样,枯坐居室之中,仰头看着屋顶,目光空洞。

代汉之说,这非田延年自创,早在景、武两代便已发端。

韩诗的祖师爷韩婴在汉景帝时为博士,著有《韩诗外传》,书中传承了吕氏春秋里天下共有的提议:“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

第二个源头是董仲舒,他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人间发生灾害是上天对皇帝的警示,严重到无可救药的时候,上天只能让其破败而让别人受命为天子了。

孝武皇帝觉察到了此说危险性,故一边采纳董生独尊儒术建议,一边又因其言“阴阳灾异”而下狱,最后调任诸侯王的国相,终其一生再未得重用。

不过在董仲舒的再传弟子眭弘看来,祖师爷的预言成真了。孝武晚年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这就是上天的警告,也是大汉中衰的标志。

于是孝昭时,眭弘根据泰山大石立等异相,率先倡议,托人上书说:“刘氏是尧的后代,有禅位传统,天子应该下诏寻访天下圣贤,让位于他。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

大将军霍光直接判了个妖言惑众,大逆不道,将眭弘处死。

可那件事,却让刚任大司农的田延年心里起了波澜,武帝晚年民生凋敝,而刘姓诸侯飞扬跋扈,暴虐于国中,从儒生到民间,对刘姓天子的不满已开始显现。

不过最让田延年感兴趣的,不是是个人都能伪造的祥瑞,而是一个与汉武帝有关的传闻。

据说元鼎四年(前113年),孝武行幸河汾,中流与群臣饮宴,那一年他身体不好,几乎病逝,乐极哀来,惊心老至,有感于此,乃自作《秋风》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